有效性要求:哈贝马斯对语言哲学的重大贡献
[Abstract]:No matter from the background of communicative behavior theory 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versal pragmatics, the requirement of validity, a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possibility of speech ac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abermas's social criticism theor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ason, evolution course, basic content, the realization of validity require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me models. In addition, there are four main deficiencies in the theory of validity requirements: "similar" authenticity, comprehensibility, ideal discourse context and diversity of validity requirement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基金】: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公平正义理论体系研究”(2009M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韩红;;交往行为理论视野中的普遍语用学——“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探幽”之一[J];外语学刊;2006年01期
2 张斌峰;从事实的世界到规范的世界——评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对言语有效性范畴的超越与拓展[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04期
3 殷杰,郭贵春;论哈贝马斯“语用学转向”的实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胡塞尔生活世界理念的方法论特征[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吕新萍;从知识、方法多元性看社会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李长成;;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批判的理论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石春梅;朱平;;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中的价值观危机及其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蔡桂生;;学术与实务之间——法教义学视野下的司法考试(刑法篇)[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孙国东;;法律哲学的社会—政治基础——论马克思法律理论建构的“社会—政治法律哲学进路”[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7 李进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地域性思想[J];北方论丛;2008年06期
8 郭嘤蔚;;马克思类理论的人性观管窥[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焦宝乾;;法律论证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10 董学文;;“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文兵;;当代西方哲学的一种价值观:多元中的追求[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张庆熊;;语言、世界和交往行为——评哈贝马斯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的继承和批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彭立群;;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形而上学性[A];“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汪行福;;三大转向及其未来取向——为哈贝马斯80诞辰而作[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6 孔慧;;哈贝马斯论塞尔的《意义、交往及表现》[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7 包世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贺来;;形而上学的社会批判——马克思哲学中一个核心课题[A];“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晓;;论法哲学视野中的证明对象[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诚;;30年来文学本体论研究的进展与问题[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3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美华;熊十力本体论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9 夏宏;哈贝马斯法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内涵及关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琴;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视域下的网络空间交往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汝坤;动画世界——图画、语言与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谢腾云;交往理性与话语政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高术;交往理性与建构的翻译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曾海军;哈贝马斯面向生活世界的交往理论[D];湘潭大学;2004年
8 吴小印;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耿芳芳;福柯作者理论及其在中国先锋文学中的表征[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琳;论法官释明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晓春;;论翻译中的主体间性[J];外语学刊;2006年01期
2 林丹青,曾雪媚;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J];学海;2002年06期
3 耿新奇;;对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重建的普遍条件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10期
4 卢晓仙;;命题的真实性[J];国外外语教学;2003年02期
5 谭晓丽;;哈贝马斯的语用规范对翻译规范研究的启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徐欣;;交际语言测试中的真实性[J];滨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江东;;谈夸张的真实性[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8 张秀琴;理性批判两个阶段:语言学转向和伦理学转向──从《理性的界限:哈贝马斯、利奥塔以及梅莱尼·克莱恩的理性观》中看现代与后现代理性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聂建中;杨佳;;语言测试中的真实性问题[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巩茗珠;;浅议机器翻译的发展历史及前景展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黄启庆;叶红波;;对外汉语教学中句式互动训练法的再理解[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琳;;主体间性视角中的翻译主体[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祖晓梅;;汉语课堂的师生互动模式与第二语言习得[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4 陈中强;;提高查词和判别效率 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玉U,
本文编号:2173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7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