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修辞哲学意蕴
[Abstract]:Wittgenstein's theory of "language game" is the essence of his later philosophical thought. His classic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mean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daily language not only subverts the traditional metaphysical view of language philosophy, but also has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to the philosophical nature of rhetoric. Whitgenstein's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text, purpose and rules of meaning and the concept of life form in language Game contains rhetorical philosophy and makes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rhetoric.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gam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hetorical philosophy contained in "language game" from the aspects of epistemology, ontology and methodology.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青岛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共本溪市委党校行政学院;
【基金】: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七届研究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207133) 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教育教学研究资助项目(11-55)
【分类号】: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刚;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2 范连义;;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中的语用蕴涵[J];外语学刊;2008年05期
3 徐红;李文戈;;哲学视域中的语言研究[J];外语学刊;2011年03期
4 邓志勇;;西方修辞哲学的几个核心问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温科学;西方修辞哲学[J];修辞学习;2001年02期
6 高长江;;修辞学的哲学灵光——维特根斯坦“哲学语法”的修辞学价值解读[J];修辞学习;2007年05期
7 涂家金;;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论证对新修辞的意义[J];修辞学习;2009年04期
8 鞠玉梅;;通过“辞屏”概念透视伯克的语言哲学观[J];现代外语;2010年01期
9 王今铮;语言辩证法漫谈[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10 张志伟;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看哲学话语的困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鞠红;英汉低调陈述结构对比及其语用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曾文雄;;中西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詹全旺;;新闻言语行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杨鹏飞;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5 叶荭;英语轭式搭配的修辞特点及其汉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张小红;;语言背后的镜子——简析预设在语言概念功能中的深层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林莉兰;;奥斯汀言语行为二分说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江守义;;培养“文学能力”,提升学生素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胡萍英;;语言游戏说与大学英语教学方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朱晓红;周家春;;言语教学的哲学基础及实践策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红婴;;论法定程序的“以言行事”[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张燕;;弗雷格意义理论浅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楼巍;许为民;;技性科学观:科学的当代性和复杂性[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4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5 孔慧;;哈贝马斯论塞尔的《意义、交往及表现》[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6 黄小芳;;王安忆《长恨歌》的语言艺术[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7 廖广莉;;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作品中轻声词的频率效应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邹琼;;移就的语言结构形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胡志坚;;个案裁判规范之构建是司法裁决证立的关键[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10 陶友公;;“に+ぁり=なり”“で+ぁる=でぁる”与“で+いる”[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2年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霞;“没有新的语言就没有新的世界”—巴赫曼小说中的语言批判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6 孙小龙;规范、推论与社会实践[D];南京大学;2011年
7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芝;请求言语行为的俄英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颜湘容;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与媒体沟通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谭艳;认知语义学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长城;试论公民法律意识的生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伦建;语言的召唤—当代中国语言批评的特点与反思[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本加;藏族文学语言学及其艺术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宁;现代家居环境的室内设计语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蒋鑫;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陈启庆;《庄子》修辞策略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敖丽芳;“美”的语义分析与文化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威;戴忠信;;认知语言学与生成语言学之宏观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2 苑莉均;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3 张会森;;苏联的功能语法研究[J];国外语言学;1989年03期
4 Lakoff ,Johnson ,王寅;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J];当代语言学;2002年02期
5 刘亚猛;当代西方修辞学科建设:迷惘与希望[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覃胜勇,张长颉;Lakoff和Johnson体验哲学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4年02期
7 侯丽红;语言观的演变和语言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华劭;;对几种功能主义的简介和浅评[J];外语研究;1991年02期
9 戚雨村;索绪尔符号价值理论[J];外语研究;2001年02期
10 张会森;功能语法导言[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88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版编辑 沈家煊 傅小兰 蔡曙山;[N];光明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进 ,郭世平;从哲学语言学视角谈“看见”与“看作”的语法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6期
2 刘平;;寒暄的语言游戏性质[J];外语学刊;2009年05期
3 陈道远;;语言游戏与社会的发散性[J];淄博师专学报;2010年03期
4 严明;;话语分析的基础:话语共同体[J];外语学刊;2009年04期
5 潘文国;;从英汉语“嵌字诗”说起——谈文字游戏对语言对比研究的意义[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3年04期
6 范连义;;从“生活形式”到语言习得——对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一个思考[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梅德明;谌莉文;;口译活动的语言游戏参与规则[J];外语教学;2011年02期
8 姚红霞;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与日常语言学派之间的差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9 万晋红;;语言与身体[J];外语学刊;2009年06期
10 谌莉文;梅德明;;意义阐释与口译思维运作的主体间性:语言游戏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健平;;关于语词的理解与对象的命名[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2 朱志方;代天善;;普遍语法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分析哲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著名作家 王蒙邋崔丹丹 陈晓春 整理;语言的功能和陷阱[N];新华日报;2008年
2 陈学迅;王蒙谈维吾尔民族语言文化[N];新疆日报(汉);2005年
3 任胜利;多点语言样板 提升语言质量[N];人民日报;2007年
4 任胜利;李宇明:多点语言样板提升语言质量[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5 舒锋;网络词语的社会心理映射[N];工人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范连义;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视角下的语言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珂;语言游戏与学前儿童音能词能发展关联性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2 竺迎姣;试析耶利内克的语言游戏及其汉译难点[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李宁桂;语言游戏与语境解释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4 郑春婷;广义修辞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学海;以语法为中心的维特根斯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池舒文;语词意义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吴真姬;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游戏[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李东旭;中美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张广兰;论伽达默尔主体间性语言观[D];华侨大学;2011年
10 刘彦卓;论修辞行为的动机与目的[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19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194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