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我国翻译专业教材建设:生态翻译学视角

发布时间:2019-11-08 07:09
【摘要】: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翻译教材的发展轨迹,解读翻译教材在中国翻译生态环境下的编撰、发展和研究。文章提出新世纪翻译专业教材建设应依循生态式设计的基本理念:构建和谐的翻译教材生态环境,鼓励翻译教材的主体互动;建立一种良好的知识生态关系,加强翻译知识与生活之间、与学习者个人经验之间以及与相邻学科之间的联系;用描写性方式来陈述知识,让教材具有可阐释性,保持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树槐;;论汉英翻译教材的编写原则[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2 郦亮;;程乃珊15年后再译《喜福会》[J];华文文学;2006年03期

3 郭晓明;论教材的生态式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5期

4 罗进德;翻译教学门外谈[J];外语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5 冯建忠;口译教材的统编化及其指导原则[J];外语研究;1999年02期

6 周建平;生态式教育视野中的教材观[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9期

7 杨自俭;;关于翻译教学的几个问题[J];上海翻译;2006年03期

8 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年02期

9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J];上海翻译;2009年02期

10 李亚舒;黄忠廉;;别开生面的理论建构——读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J];外语教学;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华伟;;创作与接受的互动——从接受理论视角分析《聊斋志异》创作过程之独特性[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樊庆彦;;论《聊斋志异》的娱乐功能[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3 李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浅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4 金彦,张丽;从接受美学看电视受众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5 程永生;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周方珠;;论元散曲翻译中的模糊再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储小燕;;儿童文学图画书的“格式塔”式阅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严晓萍;重新认识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9 端木霆;张宏全;;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之多元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陈逢丹;;接受美学观下的译者主体性——兼析莎士比亚第116首十四行诗的三个汉译本[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政;;CAT引入教学——MTI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育红;;从翻译学科地位的变化看翻译教材的发展状况[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3 廖春兰;;变译与译者主体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4 周林子;刘小雨;姚希;韩笑;张星辰;;北京市文科类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口译课教学现状调查[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5 罗侃平;;都市上空飞翔的诗歌天使——浅析罗门的都市诗学思想[A];新世纪中国新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顾月琴;;再寻“孔颜乐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陈焕章;;杜威理论评价中的非此即彼倾向质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洪明;;永恒主义的高等教育通才教育观——赫钦斯“自由教育”思想探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杨克瑞;;教育思想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邓素文;;杜威的兴趣理论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朱锦平;会议口译专业口译能力与外语能力的追踪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郭继东;中国EFL学习者中介语交际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陈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凤阳;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探究式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慧;同声传译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徐佳莉;从关联理论角度论2010年上海世博会口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张竹君;吉尔模式下对口译理解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王丽君;从图式理论角度研究同声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何雯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学初探与设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远庆;李洁平;;从《雨中的猫》的翻译看译者的角色——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焦樝;;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严复《天演论》的翻译[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3 杨慧群;系统论对译论研究的启示[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6期

4 郭晓明;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5 钱冠连;;以学派意识看汉语研究[J];汉语学报;2004年02期

6 张明权;二元对立翻译观的文化解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王树槐;王卫平;;发展性翻译教学评价模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9 栗长江;涉外公证书汉译英[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4期

10 边立红;姚志奋;;翻译适应选择论观照下的辜鸿铭《论语》翻译[J];丽水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于延晓;[N];光明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忠益;翻译教材亟待改革[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2 陈伟佳;;从翻译教材视角看待翻译课堂教学[J];科技传播;2009年09期

3 肖安法;;论译前准备[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余慧;;从“翻译人才的奇缺”看翻译教学[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2期

5 谭惠娟;余东;;金针度人无定法——关于翻译教材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7年05期

6 刘全福;对翻译教材译例的审美性思考与评价[J];上海科技翻译;1998年03期

7 高路;;基于文本类型理论的翻译教材编写[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旺钦;一部颇具特色的翻译教材——《藏汉互译教程》[J];中国藏学;2000年03期

9 王银泉;;非文学翻译:翻译教材建设和翻译教学的思维转向——对国内近年来相关翻译研究的解读[J];外语界;2009年02期

10 丛滋杭;;英语翻译教材建设新探索[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曾小红;;有关对外汉语英汉翻译教材的思考[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志;;浅谈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作用[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春燕;;高校双语教材采访工作浅谈[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潘启雯 陈静;中国翻译60年:与文明同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玲媛;翻译教材与语篇翻译能力培养[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阳捷;以译者能力培养为中心的ESL本科生应用文体翻译教材编写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王雪芹;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严译《天演论》解读[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4 宋海芽;张谷若译本《还乡》的生态翻译学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5 袁世超;当今翻译教学状况与优化策略[D];河北大学;2009年

6 盛景;化学双语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57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57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c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