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认知视角下的同声传译工作记忆

发布时间:2019-11-08 20:29
【摘要】:在认知心理学中,工作记忆是同时负责信息保持和信息加工的记忆机制,在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项特殊的信息处理活动,同声传译包括源语信息听辨和理解、信息存储和加工目的语转换、目的语表达、过程监控等一系列同时进行的认知加工任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认知活动。本文从信息认知的角度出发,结合工作记忆和同声传译理论模型来剖析同声传译过程中工作记忆的工作模式,突出同声传译过程对工作记忆系统的影响因素,并从工作记忆角度提出相应的同声传译应对策略和同声传译训练方法。 本文主要由以下三章构成: 第一章主要介绍工作记忆和同声传译。该章第一部分比较了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介绍了同声传译的特征、工作环境和流程,重点介绍了Gerver和Moser的信息处理同声传译理论模型和Gile的认知负荷同声传译理论模型。第二部分比较了工作记忆和短时记忆,重点介绍了Baddeley的多成分工作记忆理论模型,并介绍了工作记忆能力、阐述了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关系。 第二章主要探讨工作记忆在同声传译过程中的工作模式,影响同声传译的因素及同传译员在工作记忆上的优势。该章第一部分在第一章介绍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同声传译过程中工作记忆的工作模式。第二部分在前文剖析的基础上从工作记忆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同声传译顺利进行的因素:发音抑制,精力分配,和其他相关因素。第三部分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阐述同传译员在工作记忆上的优势:受发音抑制的影响小;有更大的工作记忆容量;有更高效的工作记忆系统。 第三章主要在工作记忆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同声传译的应对策略,并从工作记忆角度提出同声传译训练方法。第一部分提出的应对策略从提高工作记忆能力和减少工作记忆负荷出发提高同声传译质量。第二部分提出的同传训练方法包括影子练习和复述。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谢君;;论冗余在同声传译中的价值[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张威;;同声传译工作记忆模型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徐翰;;口译记忆认知与记忆策略探索[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张威;;同声传译与工作记忆关系的认知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张威;;同声传译认知加工分析 工作记忆能力与同声传译效果的关系——一项基于中国英语口译人员的实证研究报告[J];外国语文;2009年04期

6 张威;王克非;;口译与工作记忆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1期

7 刘桂英;;口译的记忆心理学基础[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肖晓燕;同声传译的多任务处理模式[J];中国翻译;2001年02期

9 杨承淑;从“经济性原则”探讨“顺译”的运用[J];中国翻译;2002年06期



本文编号:2558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58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1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