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空主语句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19:00
【摘要】:空语类是指具有某些句法和语义功能但没有显性语音形式的语言成分。自Chomsky在1981年提出空语类这一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纷纷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汉语空语类的研究也在不断的争论中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目前对空语类在汉语中的分类却存在分歧,尤其是对汉语中空主语的分类尚无定论。鉴于此,本文试图在Chomsky转换生成语法的框架下,主要借助题元理论和控制理论,以汉语空主语PRO和pro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存在依据、分布及所指问题,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及Chomsky的普遍语法和原则与参数理论。同时,本文还对汉英空主语进行跨语言对比,总结异同,一方面能凸显出汉语的特性,另一方面,则能从实践上更好地指导我们的二语学习和英汉互译实践。按照乔姆斯基的观点,空主语二分为PRO和pro,是基础生成于主语位置上的空语类。PRO出现在非限定分句的主语位置,因为该位置不受管辖;而pro出现在限定性分句的主语位置上。那么研究空主语必然要讨论到汉语中是否存在限定句和非限定句,对此,语言学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基于黄正德(1982,1984,1987,1989)对汉语限定句和非限定句的分析,本文首先将空主语和省略性主语进行区分,认为空主语具有句内可识别性及不便复原性。同时,本文认为汉语中确实存在限定句和非限定句之分,并结合母语的经验直觉及一定的理论依据证实了非限定句的主语位置为PRO,是一个代词性的照应语,具有不可词汇化的特征。其所指受句法结构及词汇意义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汉语PRO受单一主语控制时,主要分布在汉语动词性补语句和连动句中;受单一宾语控制时,主要分布在兼语句中;而在动词性主语句中,PRO受任意控制,获得泛指意义。另外,在汉语中,当主句动词为带有强陪伴意义的“联合动词”时,汉语中PRO受主句主语和宾语的分裂控制。而对于汉语限定句的主语位置,本文认为该位置的主语缺失本质上是一种话语省略,汉语中不存在pro。此外,本文通过对比英汉语言中的空主语,总结出汉英语言中均不存在pro,而存在PRO,并在PRO的特征、分布及所指上存在共性。但相比较英语,汉语中限定句和非限定句的区分更为复杂,汉语中空主语PRO不可词汇化的程度较低一些,但其所指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更高。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京廉,刘娟;汉语的限定与非限定研究[J];汉语学习;2005年01期

2 高明乐,郭献庭;从空语类看英语和汉语的不同语法特点[J];外语研究;2003年03期

3 李汝亚;述谓标引规则与主宾不对称现象[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石毓智;;汉语的限定动词和非限定动词之别[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2期

5 韩景泉;空语类理论与汉语空位宾语[J];国外语言学;1997年04期

6 邢福义;;小句中枢说[J];中国语文;1995年06期

7 唐曙霞;试论汉语“虚范畴”的分类[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8 徐烈炯;空语类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9 胡晓灵;汉语空范畴识别[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7年05期



本文编号:2615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615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8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