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东南亚国家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需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1 05:33
【摘要】:随着世界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元素,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是在商业、教育、文化、外交等方面成为不可或缺的考评能力之一。国际汉语教师作为国家语言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输送路径区别于跨文化商务交际与日常跨文化交际,有着自己特有的跨文化交际需求与能力培养体系。目前,以培养国际汉语教师为主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各大高校相继发展,在课程设置中也不缺乏跨文化交际课程,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教材,很多教师无从选择也没有系统的跨文化交际培养体系,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以及国际汉语教师的发展特点,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入手,通过跨文化交际教材内容的分析,调查赴东南亚国家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需求,以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和对访谈内容的定性分析,依据文化适应理论,从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教材三个方面提出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建议。最后,根据目之所及的研究成果与分析,思考跨文化交际适应研究未来的方向并反思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图文】:
第二章教学大纲与现有跨文化交际教材对比分析章 教学大纲及现有跨文化交际教材对比分节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大纲》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汉办《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后简称《大纲》,《分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以及文化能力四大部分,具体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最终形成总的语言汉语教学课程目标结构关系图(图 2.1)所示,,在总目标部: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充文化知识的认知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使学习者元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世界文化的贡献。①
第二章教学大纲与现有跨文化交际教材对比分析能够满足,但是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这一专业的群体需求来说,祖晓梅的交际》更适应于国际汉语教师需求。根据我国目前所出版的跨文化交际教材的用途分类(图 2.2)①,主要分类教材和专业类教材。其中,通识类教材分为:基础教程、技巧型教材化教材、文化教材;专业类教材分为:学科概述型教材、专业理论型和专题型教材又再次分为:商务、心理学、非言语交际、言语交际、语言外语教学、跨文化能力、对外传播、语言学、修辞学、论文集等。那么《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与祖晓梅《跨文化交际》的受众对象及著作目标要的将两本书分为专业类教材,但是同样的专业类教材,又分别为学科材和专业理论型。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95.3
【图文】:
第二章教学大纲与现有跨文化交际教材对比分析章 教学大纲及现有跨文化交际教材对比分节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大纲》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汉办《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后简称《大纲》,《分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以及文化能力四大部分,具体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最终形成总的语言汉语教学课程目标结构关系图(图 2.1)所示,,在总目标部: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充文化知识的认知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使学习者元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世界文化的贡献。①
第二章教学大纲与现有跨文化交际教材对比分析能够满足,但是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这一专业的群体需求来说,祖晓梅的交际》更适应于国际汉语教师需求。根据我国目前所出版的跨文化交际教材的用途分类(图 2.2)①,主要分类教材和专业类教材。其中,通识类教材分为:基础教程、技巧型教材化教材、文化教材;专业类教材分为:学科概述型教材、专业理论型和专题型教材又再次分为:商务、心理学、非言语交际、言语交际、语言外语教学、跨文化能力、对外传播、语言学、修辞学、论文集等。那么《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与祖晓梅《跨文化交际》的受众对象及著作目标要的将两本书分为专业类教材,但是同样的专业类教材,又分别为学科材和专业理论型。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9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索格飞;翁立平;顾力行;;我国30年跨文化交际/传播教材的分析性评估(1985—2014)[J];外语界;2015年03期
2 肖s
本文编号:2707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707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