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唐五代新生介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7 13:11
【摘要】:唐五代是近代汉语介词发展的重要时期,介词数目不断增加,尤其是方式介词、对象介词不断萌生,同时介词功能分工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本文以新生介词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来源、具体功能和发展脉络,并探讨该时期介词系统的一些普遍规律。 首先,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介词判定原则和分类标准,确定该时期新生介词的数量并宏观描绘唐五代介词系统,包括传承和新生的介词,以及系统特征。分语义考察新生介词的虚化过程,重点考察处置工具类、被动类、关涉类、方向类和排除类介词。 在分类考察的基础上,分析该时期介词的竞争与更新:考察处置、工具介词在语法化过程中对“握持”义动词的选择;被动介词和标记在语法化过程中的功能分化;关涉义介词的虚化程度及向强调义发展的原因;排除类介词的双音化表现及去语法化现象。 最后探讨唐五代新生介词的语法化规律:语法化来源主要为赋元动词、通假和双音;语法化过程多发生于连谓结构和“X被+(N)+VP”结构中;工具到处置,连带到强调,使役/给予到被动是这一时期较普遍的语法化路径;重新分析和类推为语法化发生的主要机制,而特化及优选是介词竞争与并存的主要机制;语法化的动因主要是认知和语用,其中认知因素为本质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41
【图文】:

优选论,理论模型,语法化,制约条件


图 5-3 优选论理论模型下面我们以“握持义”动词为例,进行介词语法化的选择分析。制约条件为 C1,C2,C3……,根据第五章对握持动词的特征与语法化程度的分析,们将制约条件定为如下表格中的几项,然后将具有握持义的动词作为候选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王大丽;;《敦煌变文集》中的处所介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3 董强;;浅析介词“同”的产生[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时昌桂;;介词“替”的用法及虚化历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刘瑞红;;介词“自”和“从”历时比较简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李福唐;;《祖堂集》中所见晚唐五代复音介词[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沈家煊;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J];国外语言学;1994年01期

8 王嘉龄;优选论[J];国外语言学;1995年01期

9 马秋武;王红梅;;优选论的拓展与走向[J];当代语言学;2008年03期

10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本文编号:2745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745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4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