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现代汉语诗歌中若干介词的非常规用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0 07:45
  在现代汉语诗歌中,若干介词如“在”、“于”、“从”、“向/向着”、“沿着”、“当”及相关介词结构在使用上表现出了大量的非常规特点,这些特殊用法使诗歌语言独具特色。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些介词的非常规用法及其形成原因、语用效果。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以及文章的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本章重点介绍了诗歌和介词的研究现状,进而更好地说明本文研究的对象和目标。第二章主要对“在+方位短语”结构的非常规用法做了细致的分析。本章总结了此结构在现代汉语诗歌中的非常规组配、非常规省略现象,还有与其他成分搭配时的非常规语序和特殊的语义匹配情况。第三章主要论述了“于”和“X1于X2”结构的非常规用法问题,主要包括非常规的语法、语义搭配,非常规省略及非常规冗余几个方面,其中每个部分又有不同的表现。第四章主要描写了现代汉语诗歌中除了具有典型特殊用法的“在”、“于”之外的其他几个介词——“从”、“向/向着”、“沿着”、“当”及相关介词结构的非常规用法,体现为非常规的语法、语义搭配。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形成这些非常规用法的原因。从诗歌语言来看,这些因素包括“陌生化”...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1.1.1 研究目标
        1.1.2 研究内容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 诗歌语言研究
        1.2.2 介词研究
    1.3 本文的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语料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代汉语诗歌中“在”及“在”字结构的非常规用法
    2.1 引言
    2.2 “在+方位短语”的非常规组配
        2.2.1 “在”的宾语不表示处所
        2.2.2 “在”的宾语的非常规语义匹配
        2.2.3 “在”的冗余
    2.3 “在+方位短语”的非常规省略
        2.3.1 “在”的非常规省略
        2.3.2 方位词的非常规省略
    2.4 “在+方位短语”及其他成分的非常规语序
        2.4.1 动词结构不表趋向意义
        2.4.2 动词宾语未前置
    2.5 “在+方位短语”与其他成分的非常规搭配
        2.5.1 “在+方位短语”与主语或动词的非常规语义匹配
        2.5.2 主语、“在+方位短语”与动词的非常规语义匹配
        2.5.3 “在+方位短语”与中心语的非常规语义匹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诗歌中“于”及“于”字结构的非常规用法
    3.1 引言
1于X2”的非常规语法搭配">    3.2 “X1于X2”的非常规语法搭配
1于X2"的句法形式">        3.2.1 ““X1于X2"的句法形式
1”与“于”的非常规语法搭配">        3.2.2 “X1”与“于”的非常规语法搭配
2”不表处所">        3.2.3 “X2”不表处所
1于X2”的非常规语义匹配">    3.3 “X1于X2”的非常规语义匹配
1于”与“X2”的非常规语义匹配">        3.3.1 “X1于”与“X2”的非常规语义匹配
        3.3.2 “于”后修饰语与中心语的非常规语义匹配
1于X2”的非常规省略">    3.4 “X1于X2”的非常规省略
        3.4.1 “于”的非常规省略
        3.4.2 “于”后成分的非常规省略
    3.5 “于”的冗余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诗歌中其他介词及介词结构的非常规用法
    4.1 引言
    4.2 介词“从”及“从”字结构的非常规用法
        4.2.1 “从”与名词的非常规语法搭配
        4.2.2 “从+方位短语”与前后成分的非常规语义匹配
        4.2.3 “从……到……”的非常规语义匹配
    4.3 介词“向/向着”的非常规用法
        4.3.1 “向”的非常规语法搭配
        4.3.2 “向”的宾语的非常规语义匹配
    4.4 介词“沿着”的非常规用法
    4.5 介词“当”的非常规用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诗歌中介词非常规用法的成因及语用效果
    5.1 引言
    5.2 从诗歌语言的特点来看
        5.2.1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5.2.2 诗歌语言的欧化
        5.2.3 诗歌语言的简约质朴
        5.2.4 诗歌语言的韵律特征
    5.3 从语言本身的特点来看
        5.3.1 语言的模糊性
        5.3.2 语言的经济性
        5.3.3 “语言特区说”
    5.4 从诗人创作的特点来看
    5.5 本章小结
结语
    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主要结论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郑敏诗歌的语言陌生化[J]. 董瑞生.  语文学刊. 2011(19)
[2]论欧化的汉语句法[J]. 吕婕,龚晓斌.  语文学刊. 2010(24)
[3]汉语范围构式“从X到Y”研究[J]. 朱军.  语言研究. 2010(02)
[4]论穆旦诗歌语言的欧化特征[J]. 叶琼琼,王泽龙.  湖北社会科学. 2010(04)
[5]介词“于”的起源[J]. 张玉金.  汉语学报. 2009(04)
[6]试论写作活动中的意象思维[J]. 覃可霖.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7]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J]. 贺阳.  世界汉语教学. 2008(04)
[8]关于“介词省略”说和“取消介词结构”论[J]. 袁本良.  古汉语研究. 2008(02)
[9]现代汉语介词的语用功能分析[J]. 陈昌来.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10]论中国现代诗歌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意象艺术[J]. 王泽龙.  社会科学研究. 2005(03)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D]. 张媛媛.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相似介词“X”与“X着/了”比较研究[D]. 万莹.华中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当代诗歌语言名量词研究[D]. 石田田.中国海洋大学 2013
[2]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介词“在”研究[D]. 郑攀.沈阳师范大学 2013
[3]介词短语“在+X”的类型、功能及偏误分析[D]. 曹晴雯.上海师范大学 2013
[4]昌耀诗歌的古语化特征研究[D]. 乔白滔.四川师范大学 2012
[5]现代诗歌语言的量词研究[D]. 马飞鹏.南京师范大学 2011
[6]现代诗歌语言语音研究[D]. 周辉.南京师范大学 2008
[7]介词短语“在+X”的句法位置及介词“在”的隐现问题考察[D]. 冷淑梅.北京语言大学 2008
[8]现代诗歌语言的词汇研究[D]. 张庆艳.南京师范大学 2007
[9]现代诗歌语言的语义偏离研究[D]. 李茜.南京师范大学 2007
[10]介词“在”的隐现研究[D]. 麦子茵.北京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29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129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e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