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言学研究中的实践转向
发布时间:2021-05-19 08:25
本文力从哲学道路上的当代语言学研究即“语言学的转向”的视角展开对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实践转向问题的研究,通过对“语言学的转向”发展的动因及发展历程的梳理,力求客观评价语言学的转向的意义和影响,并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及其实践转向的论述来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观上的革故鼎新,从而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及其实践的本质特征,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转向”的科学性,特别是通过对语言学的转向的局限和困境的分析从而得出当代语言学研究只有在马克思主义语言观的转向中才能求得克服和发展的结论。在本文的最后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转向对当代语言学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充分论证。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哲学道路上的当代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语言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第二节 语言学的转向
一、语言学的转向的动因
二、语言学的转向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及其实践转向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的实践本质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对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启迪
第三章 语言学的转向的意义和马克思主义语言观
第一节 语言学的转向的意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对语言学的转向的意义
一、"语言学的转向"中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对语言学的转向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海德格尔的语言观是诗化语言观[J]. 任华东. 江西社会科学. 2010(01)
[2]试论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语言领域[J]. 王浩斌,王飞南.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7(05)
[3]索绪尔与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J]. 刘艳茹. 外语学刊. 2007(04)
[4]论“实践转向”的意义及其对语言问题研究的启迪[J]. 刘龙根. 学术交流. 2004(11)
[5]语言为什么如此重要——关于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几点思考[J]. 李国山. 中州学刊. 2003(01)
[6]海德格尔与现代西方哲学[J]. 彭富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05)
[7]古希腊怀疑主义对形而上学的诊断与治疗[J]. 崔延强.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06)
[8]胡塞尔的现象学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J]. 王晓方. 兰州大学学报. 1998(02)
[9]自我的困境──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之反思与批判[J]. 张汝伦.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1)
本文编号:3195456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哲学道路上的当代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语言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第二节 语言学的转向
一、语言学的转向的动因
二、语言学的转向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及其实践转向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的实践本质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对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启迪
第三章 语言学的转向的意义和马克思主义语言观
第一节 语言学的转向的意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对语言学的转向的意义
一、"语言学的转向"中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对语言学的转向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海德格尔的语言观是诗化语言观[J]. 任华东. 江西社会科学. 2010(01)
[2]试论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语言领域[J]. 王浩斌,王飞南.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7(05)
[3]索绪尔与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J]. 刘艳茹. 外语学刊. 2007(04)
[4]论“实践转向”的意义及其对语言问题研究的启迪[J]. 刘龙根. 学术交流. 2004(11)
[5]语言为什么如此重要——关于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几点思考[J]. 李国山. 中州学刊. 2003(01)
[6]海德格尔与现代西方哲学[J]. 彭富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05)
[7]古希腊怀疑主义对形而上学的诊断与治疗[J]. 崔延强.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06)
[8]胡塞尔的现象学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J]. 王晓方. 兰州大学学报. 1998(02)
[9]自我的困境──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之反思与批判[J]. 张汝伦.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1)
本文编号:3195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195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