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互动视角下附加问句的信息类型、认识立场与交互功能——以标记为“是不是/是吧”的附加问句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17 18:06
  根据Labov&Fanshel(1977:100)的A、B-events理论,附加问句所包括的事件信息可分为三类,皆为言者已知信息。言者对这三类已知信息知晓度高、确信度高。按"认识一致性原则",认识立场(确信度)一般与认识状态(知晓度)是一致的,但认识立场常因交际需求与实际认识状态产生偏离。言者降低话轮尾附加问句的确信度,是为了建立互动以求取听者回应("确认"和"同意")。另外,附加问句的交互功能因其会话序列位置和事件信息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异,三类交互功能间具有发展关系。 

【文章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附加问句的事件信息类型与话语结构
    2.1话轮尾
    2.2话轮中
    2.3话轮首
    2.4小结
三 附加问句的认识状态与认识立场
    3.1认识立场与认识状态的一致与偏离
    3.2言者认识立场偏离对TQ表问功能的解释
四 附加问句的交互功能
    4.1以“提请注意”为交互功能的核心
    4.2话轮尾TQ:[+提请注意] [+关注听者回应]
    4.3话轮中TQ:[+提请注意] [+协调参与者状态]
    4.4话轮首TQ:[+提请注意] [+强调认识一致性]
五 功能间的发展关系
“协调参与者状态”">    5.1 “关注听者回应”>“协调参与者状态”
“强调认识一致性”">    5.2 “协调参与者状态”>“强调认识一致性”
六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自然口语是非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的无标记回应[J]. 谢心阳.  世界汉语教学. 2018(03)
[2]互动语言学与互动视角的汉语研究[J]. 方梅,李先银,谢心阳.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8(03)
[3]汉语反问句在会话交际中的信息调节功能分析[J]. 张文贤,乐耀.  语言科学. 2018(02)
[4]基于立场表达的“X不X”类附加问句的话语功能[J]. 王森.  汉语学习. 2017(05)
[5]几个疑问小句的话语标记功能——兼及对话语标记功能描写的一点看法[J]. 李宗江.  当代修辞学. 2013(02)
[6]“行不行”的固化及认知研究[J]. 王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2(04)
[7]汉语谈话中否定反问句的事理立场功能及类型[J]. 刘娅琼,陶红印.  中国语文. 2011(02)
[8]从人称和“了2”的搭配看汉语传信范畴在话语中的表现[J]. 乐耀.  中国语文. 2011(02)
[9]对话中的最简反馈句及其人际功能[J]. 李宗江.  当代修辞学. 2010(05)
[10]北京话话语标记“是不是”“是吧”探析[J]. 李咸菊.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02)



本文编号:3288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288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3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