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语言暴力用语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23 04:07
语言暴力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而家庭内部的语言暴力现象由于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私密性,加之并无法律或道德方面的约束,往往被人忽视。家庭语言暴力作为一种暴力行为,容易对人的心理、精神造成伤害。目前,学界对语言暴力实施过程中的语言形式、交际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研究家庭语言暴力实施过程中的暴力用语,分析其语言表现形式和话语构成,以期加深大众对暴力语言的了解,减少或避免语言暴力现象的发生。本研究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国家庭语言暴力的现状,包括语言暴力的施受情况,人们的态度及认知,再通过访谈调查及网络检索搜集暴力语言,对暴力语言的类型、常见形式、构成等进行分析,最后,对暴力语言蕴含的思想观念及心理进行探索。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暴力语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包括带有贬义性质的词语,或语义上表示否定性、排斥性的独词句、比较句、否定句、反问句、假设句等等。在自然会话过程中,不当沉默、刻意忽视等回避性的交际策略也可能引发冲突,导致语言暴力产生。此外,文章讨论了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的暴力语言所反映出的“不打不成器”“为你好”的旧式教育观念和“重男轻女”“家长制”...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暴力
二、语言暴力
三、家庭语言暴力
四、暴力语言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应用价值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假设
一、家庭语言暴力具有代际承袭的特性
二、两性在暴力语言的使用上存在差异
三、会话过程中采取回避的交际策略有时也是语言暴力
第二节 社会调查设计
一、问卷调查设计
二、访谈设计
第三节 调查结果概述
一、问卷调查概述
二、访谈调查概述
三、网络资料概述
第三章 暴力语言分析
第一节 常见的句法形式
一、独词句
二、比较句
三、否定句
四、反问句
五、假设句
第二节 暴力用语的构成
一、詈语
二、禁忌语
一、歧视语
第三节 暴力语言的类型分析
一、显性的暴力语言
二、隐性的暴力语言
第四节 暴力语言的语用分析
一、回避的交际策略
二、语用原则分析
第四章 暴力语言蕴含的观念及心理
第一节 暴力语言蕴含的思想观念
一、不当的教育理念
二、父权思想
第二节 暴力语言反映的心理
一、“面子”心理
二、“逆反”心理
三、“巨婴”的心理
第五章 结论
附录一: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框架[J]. 刘文宇,李珂.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2]网络直播中弹幕语言暴力机制的形成与消解[J]. 李君贤. 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 2016(05)
[3]部分中国农村初中生家庭语言暴力调查——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J]. 安昊.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4(07)
[4]浅析汉语新媒体语言暴力成因[J]. 肖敏勤.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4(07)
[5]网络“语言暴力”的形成与文化特征分析[J]. 山述兰,张力. 中华文化论坛. 2014(05)
[6]社会行为论:会话分析的新视角[J]. 陈新仁,李民.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3(06)
[7]杭州市低龄儿童语言暴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 宋德婷,谢广田.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3(03)
[8]语言暴力的语用理据诠释[J]. 毛延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3)
[9]网络暴力:“多数人的暴政”与言论自由的滥用[J]. 刘晨. 红旗文稿. 2013(09)
[10]论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的类型与特点[J]. 杨金东.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硕士论文
[1]我国现代城市家庭中的语言暴力传播问题研究[D]. 张锐.成都理工大学 2014
[2]家庭语言暴力与少年越轨的相关性探析[D]. 李雪梅.中国政法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05005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暴力
二、语言暴力
三、家庭语言暴力
四、暴力语言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应用价值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假设
一、家庭语言暴力具有代际承袭的特性
二、两性在暴力语言的使用上存在差异
三、会话过程中采取回避的交际策略有时也是语言暴力
第二节 社会调查设计
一、问卷调查设计
二、访谈设计
第三节 调查结果概述
一、问卷调查概述
二、访谈调查概述
三、网络资料概述
第三章 暴力语言分析
第一节 常见的句法形式
一、独词句
二、比较句
三、否定句
四、反问句
五、假设句
第二节 暴力用语的构成
一、詈语
二、禁忌语
一、歧视语
第三节 暴力语言的类型分析
一、显性的暴力语言
二、隐性的暴力语言
第四节 暴力语言的语用分析
一、回避的交际策略
二、语用原则分析
第四章 暴力语言蕴含的观念及心理
第一节 暴力语言蕴含的思想观念
一、不当的教育理念
二、父权思想
第二节 暴力语言反映的心理
一、“面子”心理
二、“逆反”心理
三、“巨婴”的心理
第五章 结论
附录一: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框架[J]. 刘文宇,李珂.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2]网络直播中弹幕语言暴力机制的形成与消解[J]. 李君贤. 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 2016(05)
[3]部分中国农村初中生家庭语言暴力调查——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J]. 安昊.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4(07)
[4]浅析汉语新媒体语言暴力成因[J]. 肖敏勤.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4(07)
[5]网络“语言暴力”的形成与文化特征分析[J]. 山述兰,张力. 中华文化论坛. 2014(05)
[6]社会行为论:会话分析的新视角[J]. 陈新仁,李民.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3(06)
[7]杭州市低龄儿童语言暴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 宋德婷,谢广田.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3(03)
[8]语言暴力的语用理据诠释[J]. 毛延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3)
[9]网络暴力:“多数人的暴政”与言论自由的滥用[J]. 刘晨. 红旗文稿. 2013(09)
[10]论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的类型与特点[J]. 杨金东.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硕士论文
[1]我国现代城市家庭中的语言暴力传播问题研究[D]. 张锐.成都理工大学 2014
[2]家庭语言暴力与少年越轨的相关性探析[D]. 李雪梅.中国政法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05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40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