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外交语言中的谨慎性保留陈述现象
本文关键词:以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外交语言中的谨慎性保留陈述现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旨在以语用学角度分析外交语言中的谨慎性保留陈述(Guarded understatement)现象。 众所周知,外交谈判在内容上往往会涉及到一些较为敏感和尖锐的国际冲突或争端。因此,在谈判过程中,为了捍卫各自国家的立场和利益,外交人员有时会不可避免地提及一些令对方不快的话题。针对这种现象,哈洛德.尼克尔森最先提出了谨慎性保留陈述(Guarded understatement)的概念。在他看来,所谓谨慎性保留陈述指的是外交人员所使用的,使他们得以在谈及尖锐话题时保持风度,不至于失礼和失态的语句。 然而,由于尼克尔森并非语言学家,在其著作“外交(Diplomacy 1950)”第十章“外交用语”中,他仅仅简短地提及这个语言现象,并未进行详细和系统地分析。 彭鸿和彭晓东,在其著作“外交英语”(1999)中,发展了谨慎性保留陈述的概念。一方面,他们强调了谨慎性保留陈述的重要性,,将其列为外交语言三个外延中最重要的一个。另一方面,在他们看来,谨慎性保留陈述实际上是使用于外交语言中的委婉语的一种形式。 作者认为:作为外交辞令的重要组成部分,谨慎性保留陈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谨慎性保留陈述的进一步研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均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次将语用学的知识(包括一些相关理论和概念)导入谨慎性保留陈述的研究。并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分析。 (1)外交人员使用谨慎性保留陈述的动机:本文将其归纳为两点,即,坚持原则与保持礼貌。为将谨慎性保留陈述中礼貌的成分进一步具体化,在分析的过程中,本文使用了语用学中礼貌的概念和理论。 (2)谨慎性保留陈述在外交语言中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在语用学相关理论的支撑下,本文列举了一些谨慎性保留陈述在语篇中所采取的具体形式。 (劝本文以较大篇幅,着重分析了外交人员通过谨慎性保留陈述所传达 的具体意思。本文首先将通过谨慎性保留陈述所传达的意义分为两个 部分“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并着重分析“言外之意”。在分 析这一个层面时,作者弓}入了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并总结了一些 正确确定谨慎性保留陈述所传达的言外之意的具体方式。 (4)本文在第六章探讨了谨慎性保留陈述于奥斯汀所提出的言外行为之 间的关系。 本文同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在理论上,它尝试拓宽了对谨慎性保 留陈述的研究视野,在对其分析的过程中首次引入语用学的知识,使其进一 步系统化。加深了对谨慎性保留陈述的理解。在实践上,本文强调了谨慎性 保留陈述的重要性。同时,通过系统分析,本文尝试着总结了一些原则,可 用于指导实践,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谨慎性保留陈述所蕴涵的语言艺术, 减少误解和一些不得体的言辞。
【关键词】:外交语言 谨慎性保留陈述 语用学 语境 会话含义 言外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H03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6-7
- Abstract in Chinese7-9
- Abstract in English9-10
- PART ONE10-13
- Introduction10-13
- PART TWO13-30
-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 Guarded Understatement13-16
- 1.1 Diplomatic Language13-14
- 1.1.1 Definition of Diplomatic Language13-14
- 1.1.2 The Relation between Diplomacy and Diplomatic language14
- 1.1.3 The Features of Diplomatic Language14
- 1.2 Guarded Understatements14-16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on Pragmatics16-30
- 2.1 Definition of Pragmatics16-17
- 2.2 The Gricean Theory17-20
- 2.3 Speech Act Theory20-22
- 2.3.1 Origin of Speech Act Theory20
- 2.3.2 Three Kinds of Speech Acts20-21
- 2.3.3 Illocutionary Acts21
- 2.3.4 Classification of Illocutionary Acts21-22
- 2.4 Pragmatic Conceptualizations of Politeness22-24
- 2.4.1 Politeness in terms of Principles and Maxims22-23
- 2.4.2 Politeness as the Management of Face23-24
- 2.5 Presupposition and Entailment24-30
- 2.5.1 Presupposition24-25
- 2.5.2 Entailment25
- 2.5.3 The Relations between Presupposition and Entailment25-26
- 2.6. Deixis and Reference26
- 2.6.1 Deixis26-27
- 2.6.2 Reference27-28
- 2.6.3 The Relation between Deixis and Reference28
- 2.7. Contexts28-30
- PART THREE30-62
- Chapter 3 The Motivations of Guarded Understatement30-39
- 3.1 Principle Adherence30
- 3.2 Politeness30-31
- 3.3 Pragmatic Conceptualization of Politeness and Guarded Understatement31-34
- 3.3.1 Principle of Non-condescendence31-34
- 3.4 Case Analysis34-39
- Chapter 4 Specific Forms of Guarded Understatements39-51
- 4.1 Violations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39-42
- 4.2 Metaphors used in diplomatic discourses42-43
- 4.3 Passive Voice used in Diplomatic Discourses43-45
- 4.4 Expressions of indirect Reference45-48
- 4.4.1 Speech Strategy of Generalization46-48
- 4.5 Indirect Illocutionary Acts48-51
- Chapter 5 Analysis of Meaning Conveyed by Guarded Understatements51-59
- 5.1 Context and Meaning51-53
- 5.2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53-55
- 5.3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Implicature55-58
- 5.4 Summary58-59
- Chapter 6 Guarded Understatements and Illocutionary Acts59-62
- PART FOUR62-65
- Chapter 7 Conclusion62-65
- 7.1 Major Findings62-63
- 7.2 Implications63-64
- 7.3 Limitations of Present Study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Studies64-65
- PART FIVE65-68
- Bibliography65-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基于合作原则和得体原则视角的外交话语语用模糊现象探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2 邹欣;;从关联理论视角看温总理答记者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3 王红瑞;;中职生人格特点、自尊水平及其与学业行为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建华;;资产定义“谨慎性”内涵的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田晓霞;潘玉进;;温州华侨留守儿童人格与行为[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龙治安;;浅谈煤炭企业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的计提[A];贵州煤炭经济《2004年论文选编》[C];2004年
4 王英春;何姗姗;邹泓;;初中生的友谊行为与人格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刘海生;陈汉文;;无形资产会计假设、原则与恒等式[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胡艺馨;刘震;张文新;;青少年未来取向与人格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李亚敏;王浩;;养老基金投资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8 王树青;陈会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分离-个体化、人格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树青;陈会昌;张光珍;;大学生分离-个体化、人格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程帆;刘慧凤;;公司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配给股东了吗?——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建生;帮群众解决问题少说“外交语言”[N];恩施日报;2009年
2 杨建;如何正确理解招聘者的“外交语言”[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3 徐岳;加息首日基金表现稳定[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李年明 冯勤友;农贷投放不可“舍大顾小”[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5 彭兴韵;加息是否进入了疲劳期[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萌生;近期出现大涨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本报评论员 肖可;协调利率与汇率 完善货币调控机制[N];民营经济报;2007年
8 记者刘彩娜;工行利润大增30.58%[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9 ;韩国总统李明博有望来粤出席合作论坛[N];南方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树文 冷彤;你有多少个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树青;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晏碧华;青少年印象管理的外显与内隐加工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林辉;现代金融制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2年
4 孙鹏;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审计谈判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帆;以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外交语言中的谨慎性保留陈述现象[D];广西大学;2004年
2 赵美慧;关于外交语言的语用学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姚光金;外交语言中语用模糊策略探析[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4 陈方;从顺应—关联理论探悉外交语言中的语用模糊策略[D];西北大学;2008年
5 张海英;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外交语言的认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超;英语外交语言中模糊性的语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李园园;外交用语中的语用模糊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孟海燕;从语用角度分析外交语言中的礼貌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玮星;[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武欣莉;从顺应论看动态语境对外交语言的解读[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以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外交语言中的谨慎性保留陈述现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54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