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棉兰华裔和非华裔学生普通话语音习得偏误比较
发布时间:2022-10-04 14:24
本研究以印尼棉兰地区华裔学生和非华裔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二者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三方面上存在的习得偏误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并为教学提出建议。本研结果究表明,在普通话语音习得上华裔学生和非华裔学生差别较大。在声母习得方面,华裔学生的习得偏误集中在舌尖后音和舌尖前音上,易将舌尖后音误发为舌尖前音,将舌尖前音误发为舌面音;而非华裔学生的习得偏误则集中在送气音上,易将送气音误发为不送气音。在韵母习得方面,华裔学生的习得偏误和非华裔学生的习得偏误较为一致,均集中在e[γ]与-i[(?)]、-i[(?)]、u[u]与u[y]这两组音上,当e[γ]、-i[(?)]、-i[(?)]与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相拼合时,二者易发生偏误;当u、(?)与舌尖前音或舌面音相拼合时,二者易发生偏误。在声调习得方面,华裔学生的习得偏误集中在上声与非上声的组合模式上;而非华裔学生的习得偏误则较为分散,除去声与任一调类的组合模式外都容易产生偏误。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设计
1.4 当地语言环境简介
2 实验
2.1 试验方法
2.2 结果分析
3 结论及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尾注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印尼留学生汉语声母感知实验研究[J]. 王功平.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8(05)
[2]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分析[J]. 王茂林.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6(02)
[3]韩国学生汉语主要韵母发音—知觉的实验研究[J]. 陈凡凡,周小兵. 对外汉语研究. 2005(00)
[4]印尼留学生习得汉语塞音和塞擦音实验研究[J]. 林奕高,王功平.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5(04)
[5]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双音节上上连读调偏误实验研究[J]. 王功平.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04)
[6]印尼华文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宗世海,李静.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03)
[7]日本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不送气/送气辅音的加工[J]. 王韫佳,上官雪娜. 世界汉语教学. 2004(03)
[8]越南留学生的汉语声母偏误分析[J]. 傅氏梅,张维佳. 世界汉语教学. 2004(02)
[9]日本学习者感知和产生普通话鼻音韵母的实验研究[J]. 王韫佳. 世界汉语教学. 2002(02)
[10]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J]. 蔡整莹,曹文. 世界汉语教学. 2002(02)
硕士论文
[1]初级阶段印尼华裔留学生二字组上声偏误分析[D]. 程媛.暨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85194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设计
1.4 当地语言环境简介
2 实验
2.1 试验方法
2.2 结果分析
3 结论及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尾注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印尼留学生汉语声母感知实验研究[J]. 王功平.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8(05)
[2]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分析[J]. 王茂林.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6(02)
[3]韩国学生汉语主要韵母发音—知觉的实验研究[J]. 陈凡凡,周小兵. 对外汉语研究. 2005(00)
[4]印尼留学生习得汉语塞音和塞擦音实验研究[J]. 林奕高,王功平.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5(04)
[5]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双音节上上连读调偏误实验研究[J]. 王功平.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04)
[6]印尼华文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宗世海,李静.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03)
[7]日本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不送气/送气辅音的加工[J]. 王韫佳,上官雪娜. 世界汉语教学. 2004(03)
[8]越南留学生的汉语声母偏误分析[J]. 傅氏梅,张维佳. 世界汉语教学. 2004(02)
[9]日本学习者感知和产生普通话鼻音韵母的实验研究[J]. 王韫佳. 世界汉语教学. 2002(02)
[10]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J]. 蔡整莹,曹文. 世界汉语教学. 2002(02)
硕士论文
[1]初级阶段印尼华裔留学生二字组上声偏误分析[D]. 程媛.暨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85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68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