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词“打”的语法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17 23:22
本文关键词:汉语动词“打”的语法化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动词“打” 语法化 语义网络 转喻 隐喻 双音化 重新分析 类推
【摘要】:现代汉语动词“打”是一个特殊的多义字,词义繁多且用法多变。关于“打”字的研究源远流长,传统的研究方向包括:罗列“打”字义项、“打”充当动词前缀、“打”作为泛义动词等。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传统的研究方法不足以解释“打”字语义演变及构词变化的深层机制,于是学者们开始从新的认知的角度来探究“打”字,其中包括:原型理论、意象图式、隐喻转喻理论、语义网络、语法化理论等。但遗憾的是关于“打”字的语法化研究仍然非常少,权威的、详细的语法化过程解释更加缺乏。因此旨在从历时角度来研究共时变化,本篇论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打”字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解释:“打”字的语义演变和“打”字的构词变化。在众多学者提出的各种语法化机制中,本篇论文主要选用了四种主要机制来解释“打”字的语法化:以重新分析和类推机制来解释“打”字的构词变化、以隐喻和转喻机制来解释“打”字的语义演变。首先,我们对照多本字典,主要根据《现代汉语字典》(1983版)总结出“打”字的多个义项。其次,根据义项列出打字的语义网络,包括打字的原型义和引申义,并用隐喻与转喻来解释这一语义演变过程。再次,解释打字的多种词汇关系结构:第一,“打”字充当动词前缀附着于单音节动词前,构成双音节词,其语义主要来源于后面的动词。第二步,经过重新分析后前缀“打”变为动词,后面的动词变为名词。第三步,类推扩展为轻动词,可用于各种搭配:加名词、加动词以及加形容词。最后,为完善关于“打”字的整个语法化过程阐释,我们特意列出“打”字的几种特殊使用情况:充当介词、连词和量词。通过从两方面对“打”字的语法化探究,本篇论文尝试对“打”字的深层演变机制给出一个相对全面的分析。同时,表明了用外国语言学理论来解释中文语言现象不失为一种拉近中英文距离的好方法。
【关键词】:汉语动词“打” 语法化 语义网络 转喻 隐喻 双音化 重新分析 类推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先擢;两点印象两例评析[J];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01期
,本文编号:555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55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