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篇”的修辞艺术
发布时间:2017-08-04 06:28
本文关键词:“老三篇”的修辞艺术
更多相关文章: “老三篇” 白话文 修辞批评 道德主义 宋儒
【摘要】:"老三篇"是毛泽东的三篇短文,写作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几乎人人能背诵。其思想内容、道德倾向和表述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中国人和汉语写作,至今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字表述中仍有强烈的烙印。本文通过文本细读,试图以修辞批评的方法,探讨这一经典文本的形成、传播方式、思想影响和文化意义。本文特别留意"老三篇"的道德指向与古老的墨家思想之间的关联,其影响的广泛性、渗透性堪比传统儒家的"四书"。事实上,在"公与私""个人与集体""知与行"以及对于人性的基本设想等大问题上,它们塑造了几代人的基本理念。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老三篇” 白话文 修辞批评 道德主义 宋儒
【分类号】:H15
【正文快照】: 一今时中年以上的国人,都曾背诵过“老三篇”。所谓“老三篇”,指的是毛泽东的三篇短文,分别是1939年12月21日的《纪念白求恩》、1944年9月8日的《为人民服务》和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愚公移山》。可以说,中国自有文字以来,没有任何文章,,
本文编号:618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18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