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人造工具兼类词语义的生命度定位与摆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07:43

  本文关键词:人造工具兼类词语义的生命度定位与摆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命度 兼类词 语义偏移摆度


【摘要】:本研究以《汉语水平词汇汉字等级大纲》中人造工具兼类词为为例,分析“生命度”对该类词在动名组合后的动词语义造成的影响。人造工具兼类词在兼类的过程中语义受到生命度的影响,实现兼类后该类词也受高生命实体的管辖。在动名组合中,由于该类词的特性以及语用选择造成的影响,兼类词的实际语义会根据组合对象的不同而产生变化,主要分布在基本语义层、延展语义层和扩张语义层三个级别内。所搭配主语的生命度的高低对兼类词语义的走向产生影响,导致语义上下摆动,实现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经济性相结合。本研究论证了人造工具兼类词的动词语义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生命度定位与摆度规则”的假设以及生命度的不同层级定位对动名组合的语义走向存在很大影响这一命题。本研究首次将生命度的定位与摆度概念引入人造工具兼类词的动名组合当中,研究该类词的动名组合与生命度的互动机制,以求从三方面解释该类组合:(1)“定位”决定词语的基本义(2)“摆度”诱发语义与该结构义的偏离,从而建构新的语义结构。(3)定位与摆度互动引发认知的多样化从而影响该结构的可接受程度,甚至是语感。
【关键词】:生命度 兼类词 语义偏移摆度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1 绪论6-18
  • 1.1 关于生命度的解释6-7
  • 1.2 生命度的等级排序7-12
  • 1.3 前人的研究成果12-16
  • 1.4 本文的研究设想与意义16-18
  • 2 生命度与兼类词18-27
  • 2.1 什么是兼类词18
  • 2.2 汉语兼类词的特点18-22
  • 2.3 生命度的管辖与驱动22-27
  • 3 真实文本中的工具语义的扩张27-59
  • 3.1 人造工具类兼类词的特征27-29
  • 3.2 从典型工具兼类词看生命度管辖和语义驱动29-46
  • 3.3 人造工具兼类词语义的变异46-59
  • 4 人造工具兼类词的语义摆度特性59-67
  • 4.1 摆度规律与趋势59-60
  • 4.2 生命度的偏移摆度的原则与机制60-67
  • 5 总结67-70
  • 注释70-71
  • 参考文献71-74
  • 后记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朋朋;;《左传》兼类词的语义关系分析[J];文学教育(下);2009年11期

2 温栗;;谈谈兼类词[J];学周刊;2011年06期

3 陈镜鹏;;谈谈古汉语的兼类词“使”[J];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02期

4 周焕林;莫把“同形词”说成“兼类词”[J];阅读与写作;1997年08期

5 万久富,王芳;《宋书》复音词中的兼类词[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6 巩晓;汉维语兼类词对比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李尔钢;;兼类词的义项设置和词性标注问题[J];辞书研究;2006年03期

8 张文国;;景颇语动名兼类词的分化[J];民族语文;2007年02期

9 何秦;;《庄子》名动兼类词语义关系小析[J];大众文艺;2009年23期

10 欧俊勇;;汉语兼类词与词类活用及其他跨类词的几个区别标准[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洁;荀恩东;宋柔;;兼类词排歧的一种方法[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俞士汶;段慧明;朱学锋;;语言工程中同形及兼类词语的处理策略[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张亚旭;刘友谊;舒华;王黎;;汉语句子中双音节兼类词句法分析历程初探[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范潇潇;;甲级词中的兼类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分析——以《汉语教程》为例[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陈桂成;;说“像”及“似的、一样、一般”[A];福建省辞书学会2003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涛;杨亦鸣;赵仑;;现代汉语动名兼类词认知的ERP研究[A];2005年中国神经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姜自霞;陈晓;李玉梅;靳光瑾;黄昌宁;;试论区别词的词性鉴别能力[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驻马店高级中学 李继新;文言文断句技巧解析[N];驻马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允善;基于中韩平行语料库的《红楼梦》动介兼类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2 屈刚;英汉双语短语对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夏全胜;汉语名词、动词和动名兼类词语义加工的ERP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纪红;对外汉语教学中副区兼类词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2 李洁;从《现代汉语词典》版本的更新看名形兼类词的发展[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3 徐汉英;《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双音节动名兼类词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刘东美;动名兼类的语义句法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康婵媛;人造工具兼类词语义的生命度定位与摆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6 赵s,

本文编号:618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18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2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