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增录新词语研究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增录新词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新增词语 构造机制 制约条件 西文字母词
【摘要】:《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自发行试用本以来,经过了数次修订,每一次修订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现汉》最近的一次修订是2012年第六版的修订,此次修订增录新词新义共3000多项。本论文的研究就是主要围绕这3000多新词来进行的。论文首先对词典新增的三千多词语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个大概的介绍,主要从新词语的来源、反映社会内容两方面进行了分类考察,归纳了此次《现汉》修订增收新词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与时俱进、反映社会新变化;兼收并蓄,吸收方言词和外来词;吸收词汇学和语法性研究的新成果。接着,文章从新词语构造机制角度描写、分析了新增词语的构造特点,文中我们主要举例分析了整合、缩略、类推仿拟、修辞转化、借用、语素化、文字造词、词义表面化、语义波动九种新词语构造的单一机制,此外文中还分析了多种机制合力构造新词的情况。然后,文章进一步研究了新词语创造之时和进一步进入词典的制约条件比如会受到韵律限制、空位诱发、频率推广、通用性准则的制约。此外,词典编纂专家还要兼顾新词语的平衡性和词典的社会引导功能,收词尽量规范,引导全社会公民规范使用语言,维护语言的纯洁性。最后,文章结合《现汉》的收录原则和收词标准,对第六版的收词提出可商榷之处,主要着眼于《现汉》(第六版)收词的完备性和西文字母词的收录情况我们做了一些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词典可能存在类推词收录缺乏系统性和对一些广泛流通的且相对稳定来下的流行词收录过于保守等问题,而西文字母词的收录则主要存在缺乏分类、缺乏读音标注、释义过于简单这样一些问题。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现代汉语词汇演变发展规律。希望在研究过程当中,我们对词典收词具体处理过程中一些细微问题的暴露和提出的商榷意见能为《现汉》的修订和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新增词语 构造机制 制约条件 西文字母词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1 引言7-12
- 1.1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7
- 1.2 研究现状7-11
- 1.3 研究方法11-12
- 2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新增词语基本情况考察12-19
- 2.1 新增词语的来源分析12-14
- 2.2 新增词语反映的内容分类14-15
- 2.3 新增词语的积极意义15-19
- 3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新词语的构造机制19-31
- 3.1 新词语构造单一机制19-28
- 3.2 新词语构造合力机制28-29
- 3.3 小结29-31
- 4 新词语进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制约条件31-40
- 4.1 韵律制约31-33
- 4.2 空位诱发33-36
- 4.3 频率推广36-37
- 4.4 通用性兼稳定性37-38
- 4.5 社会引导性准则38-39
- 4.6 小结39-40
- 5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新词语可商榷之处40-47
- 5.1 完备性原则有所欠缺40-41
- 5.2 收录西文字母词语有待商榷41-46
- 5.3 小结46-47
- 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叔树;规范还是误导 修订还是“修正”——《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问题展列与评说[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01期
2 劳臣;《现代汉语词典》二题[J];语文建设;2000年10期
3 苏新春;《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儿”尾词该如何处理鐡[J];语文建设;2000年12期
4 马荣宝,朱屹,张鹏伟;对《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异同词的理解与思考[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程国煜;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的一处疏漏[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岑玉珍 ,白荃;外国人使用《现代汉语词典》时遇到的几个问题[J];语文建设;2001年09期
7 孙章埂;“了了”与“寥寥”[J];咬文嚼字;2001年10期
8 刘鸣柳;“衣锦还乡”中“衣”的读音[J];语文建设;2002年07期
9 晁继周;关于“衣锦还乡”中“衣”的读音[J];语文建设;2002年07期
10 黄河清;为《现代汉语词典》“牵引”条补一义[J];辞书研究;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新春;黄启庆;;新词语的成熟与规范词典的选录标准——谈《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的“附录新词”[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温昌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释义问题的修订[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彭泽润;丘冬;;现代汉语词典和字典编写思想的现代化[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曾子凡;;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几项不足[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王仙花;;充分发挥学会优势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A];2007年湖南省社科联“学会发展相关问题研究”论文集[C];2007年
6 韩淑红;吴远庆;;《现代汉语词典》一、五版的外来词语源对比考察[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俊霞;王恩建;;关于《现代汉语词典》中方言词语的注音[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8 王楠;;《现代汉语词典》同形词目分析[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9 白云;苏新春;;《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对新词语的释义问题初探——对“附录新语新义”计量研究之一[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韦耀武;花洲;;三大重点创建和谐校园环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卢新宁;《现代汉语词典》推出2002年增补本[N];人民日报;2002年
2 曲志红;《现代汉语词典》与时俱进[N];文学报;2002年
3 孙琴;谈《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大力”等词语的解释[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4 记者 杜羽;《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出炉[N];光明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余飞;涉法热词是如何进入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N];法制日报;2012年
6 苑广阔;《现代汉语词典》的创新与坚守[N];中国民族报;2012年
7 江枫;《现代汉语词典》规范质疑[N];文学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张凤娜 王春燕;《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记录时代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文雅;关于《现代汉语词典》方言词收录原则的探讨[N];语言文字周报;2013年
10 文雅;关于《现代汉语词典》方言词收录原则的探讨[N];语言文字周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丽珍;《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李枫;《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词语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朋朋;《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2 姜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五~+词语的考察[D];河北大学;2015年
3 姚丹;《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与第二版标<口>词语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杨雪;《皇冠汉日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5 赵向果;《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三音节词语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6 赵海燕;《现代汉语词典》方言词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7 陈卓;《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形容词释义配例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8 赵仕驳;《现代汉语词典》第五、六版单音节同音同形条目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9 张静;《现代汉语词典》第五、六版中的方言词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10 马金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词语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19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19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