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朝时期翻译庶吉士制度的考证
本文关键词:关于清朝时期翻译庶吉士制度的考证
【摘要】:庶吉士制度作为封建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的产物,在有明一代经由洪武皇帝朱元璋创立并初步推行,清承明制。本文在系统梳理清代翻译庶吉士制度的选拔、培养、任用基础上,对翻译庶吉士制度的功能进行初步探究。
【作者单位】: 防灾科技学院;
【关键词】: 清朝 翻译庶吉士 制度考证
【分类号】:K249;H059
【正文快照】: “庶吉士”是官职的一种,又被称为“庶常”,该词最早可追溯到《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中,庶吉士制度是我国封建科举制度不断完善的产物,在日常工作中与翰林院相互区别,但又密不可分。庶吉士制度于明代建国初期由建国皇帝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正式推行,其后一直被统治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章宏伟;;明代观政进士制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2 邹长清;;清代翻译庶吉士制度研究[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0年10期
3 郭培贵;;明代庶吉士群体构成及其特点[J];历史研究;2011年06期
4 任树民;;马瑞辰掌教白鹿洞书院考辨[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任树民;;马瑞辰与胡承珙交游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李润强;;清代进士职官迁转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培贵;蔡惠茹;;论福建科举在明代的领先地位及其成因[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2 李瑞;张炜;;略论明代工部尚书的乡贯[J];黑龙江史志;2013年23期
3 戴继芹;;科举制述略——以明清为中心[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邹长清;;清代翰林院庶吉士人数考辨[J];清史研究;2013年03期
5 张学强;;为官与为师——明清地方儒学教师出路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张婷婷;;明代庶吉士散馆授职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宏伟;;明代工部尚书雷礼生平考略[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六辑 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红春;明代进士家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军;明代文官制度与明代文学[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恩荣;明代科举士子备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雪萍;雍乾时期广东学政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韩旭;明代科举地域平衡原则及实施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 叶可汗;明代福建进士家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苏桂娟;《皇明三元考》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齐香君;明代山西进士群体构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然;康雍乾时期八旗满洲进士述论[D];辽宁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仁安;;明清庶吉士制度拾零[J];安徽史学;1984年01期
2 安德义;“覆试”非“_┦浴薄媸鸵浴案病蔽仕氐囊蛔楦创蔥J];辞书研究;1992年03期
3 郭培贵;;明代乡试录取额数的变化及举人总数考述[J];东岳论丛;2010年01期
4 邹长清;明代庶吉士制度探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5 林桦;;明代庶吉士制及其在仕进制度中的地位[J];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04期
6 颜广文;明代观政进士制度考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7 颜广文;明代庶吉士制度考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8 吴仁安;明清庶吉士制度述论[J];史林;1997年04期
9 郭培贵;;关于明代科举研究中几个流行观点的商榷[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吴建华;清代庶吉士群体简析[J];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明;明清时期琉球人的汉语汉文化学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马玉岭;;“一摞”非“一撂”[J];新闻爱好者;2009年16期
3 ;“敲竹杠”的由来[J];青年科学;2008年Z1期
4 ;狗屁为啥不通?[J];大科技(百科新说);2009年05期
5 赵海英;;“朱”字溯源[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0年04期
6 王志振;;“下海”小考[J];语文月刊;2002年03期
7 杨雪;;“翘辫子”的来历[J];寻根;2011年04期
8 俞培源;;“制钱”注释有误[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7年07期
9 林根;“婶”与“叔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10 刘庚;;浅谈“书”体公文的源流及特点[J];秘书之友;1991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鑫;清朝对外关系用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郑淑招;《聊斋俚曲集》韵部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26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26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