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禁烟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6 00:04
本文关键词:中国公益禁烟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交流的途径也趋于多样化。为了实现宣传的最大效果,中国公益禁烟海报中使用了多种多媒体手段。为了更好地解释多模态语篇,需要采用新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以及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本文探究了两个研究问题:1.中国公益禁烟海报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以及构成意义是如何实现的?2.不同模态之间如何互动实现海报的中心意义?本文应用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对20篇中国公益禁烟海报进行了分析。结论发现视觉语法可以用来对中国公益禁烟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发现概念过程是实现海报再现意义的主要模式。而海报的互动意义则是由诸如社会距离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实现的。中国禁烟海报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向公众提供信息而不是索取信息。此外,通过近镜头的设计,中国禁烟海报缩短了表征参与者和观看者之间的距离。在互动意义的态度方面,海报主要采用的是正面视角来体现一种亲近的距离。而海报构图意义的构成则是信息价值,突出度和分格三个因素共同影响的。上下布局是实现信息价值的最主要手段。海报中的突显信息可以通过不同因素显现出来,比如尺寸大小,颜色对比等。除此之外,各个模态之间的关系在多模态语篇的分析中也应该予以考虑。模态之间的关系不同,海报所实现的效果也不同。本文可以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对于全文的简要介绍,主要涵盖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问题和全文结构。第二章从两个角度对中外多模态研究进行了回顾。第三章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既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以及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第四章主要说明了本文的数据收集过程和研究方法。第五章是对数据的分析和讨论。本章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中国公益禁烟海报的多模态意义是如何构建的。而第二部分讨论了文本部分与图象部分是如何配合,传达出海报的中心意义。第六章概括了本文的研究结果。除了研究结论,本章还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多模态 话语分析 中国公益海报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5
【目录】:
- Abstract4-6
- 摘要6-9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9-14
- 1.1 Research Background9-10
- 1.2 Research Questions10-11
-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11-12
- 1.4 Thesis Organization12-14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4-21
- 2.1 Multimodal Discourse Researches from Systemic-functional Perspective14-18
- 2.2 Multimodal Discourse Researches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18-21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1-33
- 3.1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and Social Semiotic Thoughts21-23
- 3.2 Kress and van Leeuwen’s Visual Grammar23-33
- 3.2.1 Representational Meaning25-27
- 3.2.2 Interactive Meaning27-30
- 3.2.3 Compositional Meaning30-33
-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33-35
- 4.1 Data Collection33-34
- 4.2 Research Methods34-35
- Chapter Five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35-57
- 5.1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Anti-smoking Public Service Posters35-53
- 5.1.1 Construction of Representational Meaning35-42
- 5.1.2 Construction of Interactive Meaning42-49
- 5.1.3 Construction of Compositional Meaning49-53
- 5.2 Interaction between Verbal Text and Visual Image53-57
- 5.2.1 Verbal-visual Interaction in the Form of Elaboration53-54
- 5.2.2 Verbal-visual Interaction in the Form of Extension54-57
- Chapter Six Conclusion57-61
- 6.1 Major Findings57-59
- 6.2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59-60
- 6.3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60-61
- References61-64
- Appendix64-67
- Acknowledgements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德禄;王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10年02期
2 李战子;向平;;当代中国新话语之一——《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巴赫金式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曾立;广告图文隐喻运作机制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6期
4 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1期
5 胡永近;张德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多模态功能的实验研究[J];外语界;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627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27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