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双及物构式的内部承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05:05

  本文关键词:汉语双及物构式的内部承继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构式语法 双及物构式 理据 承继


【摘要】: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理论重新审视现代汉语双及物构式的形式与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构式原型和子类承继的梳理,就构式语义偏移现象进行解析。构式语法理论注重对构式义的提炼,目的在于准确把握"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合效应,这不仅是语义层面的归纳,更是语用层面的概括。
【作者单位】: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构式语法 双及物构式 理据 承继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事件名词的类型学特征和词类类型学研究”(项目编号:13CYY005)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借鉴汉语数量短语指称功能及其相关构式研究”(项目编号:13YJC740010)资助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零、引言现代汉语双及物构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凸显客体领属关系转移的格式。例如:1我给了他一本书。2他送给小王一支笔。上述例句的形式可码化为NP施+VP及+NP与+NP受。其中NP施为话题主语,语义角色为施事,出现或隐含在语境中;V为及物性的动作动词,带有两个宾语成分NP与和NP受,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保义;名转动结构式中的功能代谢问题研究[J];外语学刊;2002年01期

2 严辰松;;“给予”双及物结构中的转喻[J];外语学刊;2007年02期

3 高波;石敏;;构式语法家族概览[J];外语学刊;2010年01期

4 王寅;;认知构式语法[J];外语学刊;2011年02期

5 李大勤;杨锡彭;王亚飞;;方光焘先生语言学思想探微——《方光焘语言学论文集》读后[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张玲;高娜;;从双宾句的研究看英语语言学理论对现代汉语语法的负面影响[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7 杨茜;;现代汉语双宾语浅论[J];青春岁月;2011年10期

8 刘宝霞;;上古汉语中与双宾语相关的几种句式[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9 王海峰;A什么B"结构式初探[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王鲁男;;标记性与二语习得[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严辰松;;英汉语双及物构式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董宪臣;;非“给予”义双宾动词的语义分析——兼谈“吃了他三个苹果”一类结构的性质[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为善;;“NP_受+VP_t+QM”句式的多义性及其同构性解析[J];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野;;仿真构式语法[J];英语研究;2007年01期

2 汪兴富;刘国辉;;构式语法专题研讨会综述[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3 王望妮;孙志农;;试论构式语法中的“构式”[J];外语教学;2008年06期

4 万兰芹;;从构式语法看英汉双宾构式的异同[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唐立君;;构式语法框架下的二语习得[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袁平;;构式语法理论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袁平;吴咏花;;从构式语法理论的角度探析语法教学[J];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8 李春;;构式语法理论微探[J];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01期

9 王强;姜晖;;构式语法理论探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王寅;;认知构式语法[J];外语学刊;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石毓智;;构式语法的进步与局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严辰松;;构式语法论要[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高波;;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把字结构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李云靖;;“NP+的+VP”结构的构式语法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杨晓军;;英汉语中结构式类型划分及其内在承继关联的认知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学系 口述 陈仁凯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录音整理 北京外国语大学吴边 聂磊 张咏梅 冯蕾 孙萌 孟瑞玲 胡增宁翻译;认知语言学:理解大脑如何工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雪松;英语句子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朱茜;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能”的多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晓静;构式语法角度下的英汉双及物构式的对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2 安荣勇;论构式语法理论的进步与局限[D];河北大学;2008年

3 贺雅坤;构式语法视角下的汉法双及物构式对比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4 李芸;双及物结构的构式语法观[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牛然明;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高;质疑构式的构式语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赵丹静;英汉使役范畴的构式语法观照[D];宁波大学;2010年

8 潘冬;双及物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黄学强;构式语法下英汉被动构式功能的对比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10 丰蓉;构式语法视角下“起来”中动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32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32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2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