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关于壮汉双语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8-10 09:13

  本文关键词:关于壮汉双语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壮族 双语教育 功能 特征 转型


【摘要】:壮汉双语教育在保障壮族学生母语教育权利、开发壮族儿童智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发展壮族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在现阶段呈现出过渡性、保留性、母语递减式、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特征。在教育实践中应遵循教育规律,改革创新壮汉双语教育,推进壮汉双语教育实验的转型。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
【关键词】壮族 双语教育 功能 特征 转型
【分类号】:G752;H2;H102
【正文快照】: 壮汉双语教育是指以壮语标准音、拼音壮文和汉语普通话、规范汉字两种语言文字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广西开展壮汉双语教育实验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程,经历了科学探索的艰辛,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本文就壮汉双语教育的功能、特征、转型等问题进行探讨。一、壮汉双语教育的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滕星;;壮汉双语教育的问题及转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壮汉双语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J];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玲;;语文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2 马国民;;无意注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李秀娟;杨晓明;孙富国;逯彩虹;高丽彩;;在卫生士官教学中构建人文医学教育模式[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张菲菲;;试论高校音乐专业技能教师教学特长的形成[J];北方音乐;2012年01期

5 黄朝宾;吴忠权;;对传统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6 张小平;;浅谈职高数学教学创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4期

7 王伊玲;;基于新课标下的中职英语教学问题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6期

8 王江南;;论西部农村家校教育合作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5期

9 周建文;;科学运用教学评价手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刍议[J];大舞台;2010年07期

10 吴斌;;浅谈职高《电子技术基础》课的教学[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200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学贵;;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问题设计”的实践[A];2009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羽;体育教学世界的生命回归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邢媛;研究生教育卓越质量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周进;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骄阳;高师院校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阚韶辉;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解琳;湖南城乡中学物理科学探究课堂教学行为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壮修;网络环境下参与式教学在《AutoCAD》课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勇;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境况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田来;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崔丽莉;朱自清诵读教学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孟长生;蒙语授课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适应性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瓮文允;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及局限[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东兰;中学家校合作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丽萍;;“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多维阐释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海路;巴战龙;李红婷;;珍视乡土知识 传承民族文化——“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综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覃晓航;壮文教育史略[J];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滕星;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对象、特点、内容与方法[J];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5 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6 海路;滕星;;文化差异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教育人类学的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海路;;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的语言规划及其实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燕;试论双语教学与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辩证关系[J];语言与翻译;1993年03期

2 范钛,陈小凡;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0期

3 张立杰,赵箭;对高校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李晓娣;新加坡双语教育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3期

5 张迅;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的分析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赵立华,徐争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与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欧凤荣 ,杨礼夫 ,赵唯 ,肖卫国 ,张君邦;医学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8 谷威;;浅谈我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做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年11期

9 朱学清;吴雪琴;夏顺美;;双语教学立足于校本培训[J];教育科研论坛;2005年03期

10 曹秋菊;;对经济学类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光;韦永莉;臧双全;张琳;;“无机化学”专业基础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李孔清;邹声华;向立平;;传热学双语教学教材选择浅谈[A];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高士明;戴道锌;何赛灵;;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推进专业教育国际化[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田震;李佳初;彭认灿;郑义东;梁开龙;;GIS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A];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陆利民;;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一点思考[A];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徐滕岗;朱纯;;WTO与“双语教学”[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陈向东;乔文孝;;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阔永红;;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双语教学体会[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吴敏范;姚阳;李玉芳;杨宇;;开展本科医学生理学双语教学的体会[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郭艳红;陈孝忠;;在普通医学院校进行双语教学的几点体会[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庆松 许冬梅;双语教学离我们有多远?[N];福建日报;2002年

2 蓝旭 王瑛慧;双语教学走进厦大[N];福建日报;2004年

3 梁建刚 记者 庄玉兴;大华小学双语教学有成果[N];解放日报;2004年

4 伽师县英买里乡中学 吐提姑丽·依地力斯 疏勒县巴合齐乡中学 布艾洁尔·麦麦提;如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N];喀什日报(汉);2010年

5 通讯员 许春勇 杨楚顺;新和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学[N];阿克苏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黄文;双语教学:与时代联网[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苏军;上海稳步推进双语教学试验[N];文汇报;2003年

8 见习记者 刘涛;充分认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N];哈密报(汉);2007年

9 记者 张慧疆;且末力争2012年普及学前“双语”[N];巴音郭楞日报;2010年

10 耿铎文;实施双语教学 培养“民汉兼通”人才[N];新疆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龙琪;理科双语教学的实践现状与理论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宋梅砚;论上海发展中的中小学双语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董霄云;探析文化视界下的我国双语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侯友;蒙、汉双语词汇识别的ERP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马效义;新创文字在文化变迁中的功能与意义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张苗苗;社会变迁中的壮文教育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8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洋;对维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姜君丽;中国外语教学方式探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慧;双语教学目标论[D];河南大学;2003年

2 黄小荣;双语教学及其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别勇磊;高等院校双语教学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肖雪;凉山彝区彝英双语教学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毛芳芳;双语教学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贾静芳;昌吉回民中学双语教学个案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荻;上海市市区完中实施生物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曹东云;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ISD视野[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付思美;有关化学双语教学的初步研究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皮文彬;中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49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49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7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