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圣经》中文译本群的目的论阐释

发布时间:2017-08-10 11:07

  本文关键词:《圣经》中文译本群的目的论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目的论 《圣经》译本群 协商与操控 多角度阐释


【摘要】: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经历的一书多译传统使《圣经》中译呈现出译本群图景。译本群的出现客观上是由于教义传布的推动,在目的论视阈中更是为实现翻译目的多重文化权力因素相互协商并观照翻译的结果。这一结果促进了《圣经》多维价值的彰显,使宗教文本在新的国际化语境中更多地担当了文化使节的角色,为文本的多角度阐释开辟了更广阔的言说空间。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目的论 《圣经》译本群 协商与操控 多角度阐释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亚历山大东征宣告了近东各民族希腊化时代的到来,希腊化进程的影响波及近东各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亚历山大(Alexandria)的犹太人在这一时期对希腊文化修养的狂热追求逐渐使希腊文阅读成为习惯。在这种历史语境下,《圣经》的“七十子译本”①(Septuagint)完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泽益;洪秀全得《劝世良言》考证——兼论太平天国与基督教的关系[J];近代史研究;1988年05期

2 赵晓阳;;二马圣经译本与白日升圣经译本关系考辨[J];近代史研究;2009年04期

3 任东升;《圣经》汉译的文学化趋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曾文雄;;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J];外语研究;2006年03期

5 马红莉;;《官话和合译本》与《文理和合译本》中“新约”的翻译原则比较[J];基督教文化学刊;2012年02期

6 马乐梅;;和合本《圣经》译名的异化、消解与嬗变[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0年02期

7 卓新平;;圣经文学在现代中国的意义[J];圣经文学研究;2011年00期

8 陈伟;;富善与《国语和合本》圣经[J];天风;2012年05期

9 庄绎传;《圣经》的新译本与关于翻译的新概念[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年02期

10 郭秀梅;谈英文《圣经》“钦定本”[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伟;;刍议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2 谢柯;;模因论视域下《圣经》的汉译及其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影响[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3 唐春华;《红字》对基督教和美国神话的理性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汪志国;论西方传教士对太平天国的态度[J];池州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5 彭开明;王树英;;从文学及文学语言的性质看文学作品重译的必要性和意义及成功重译的标准[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年03期

6 林佩璇;;《圣经》权威话语与庄严叙事[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马睿颖;;近代新旧约全书在闽的方言翻译与传播[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8 何桂春;也谈目前教会、教案史的研究现状——与庄维民同志商榷[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9 向鹏;黄静;陈凤;;作为元文本的翻译[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杨志刚;;从《暴风雨》看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衰落[J];高校社科动态;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亚丽;;翻译与文化的融合[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王育烽;陈智淦;;评杜昌忠教授著《圣经文学研究》——兼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马利安·高利克;刘燕;;我的研究心路:《圣经》与中国现代文学[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七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严苡丹;《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的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吴文南;英国传教士宾为霖与《天路历程》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莹;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傅敬民;文化资本视阈下的《圣经》汉译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7 林佩璇;《圣经》典故研究:价值与缺失[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鸣;操控理论视角观照下当代中国的外国文学翻译研究(1949-2008)[D];山东大学;2009年

9 刘江岩;天人之际与神人之间[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高黎平;传教士翻译与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刚秀霞;圣经汉译中的变译现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杨娜;圣经文本翻译钦定现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洋;文化的碰撞与适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田静;《小镇畸人》与《圣经》[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5 杨睿华;语义交际翻译观照下《圣经》汉译本的对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金灵;适应选择论视角下严复《马可福音》中译探析[D];西北大学;2011年

7 厉盼盼;《雅歌》与中国现代文学[D];河南大学;2011年

8 明敏;精神分析理论与圣经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王崧珍;鲁迅翻译思想与其社会文化语境的互动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柴燃恒;“去父权化”和“去殖民化”[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义雄;译名之争与早期的《圣经》中译[J];近代史研究;2000年02期

2 马敏;马希曼、拉沙与早期的《圣经》中译[J];历史研究;1998年04期

3 任东升;中国翻译家与《圣经》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赵彦春;文化派的理论取向与实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谭树林;论马礼逊《圣经》汉译及其影响[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6 王克非;近代翻译对汉语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6期

7 孙会军 ,郑庆珠;翻译与文化“杂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4期

8 唐逸;中国基督信仰本土化之类型[J];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02期

9 谭树林;《圣经》“二马译本”关系辨析[J];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01期

10 任东升;《圣经》中文译者对翻译理论的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洁;;从翻译功能理论角度看傅东华译《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2 朱德财;黎土旺;;从目的论角度看翻译策略的选择[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王丽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网站翻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丰涛;;“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5 刘me泓;;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初探[J];知识经济;2011年03期

6 王利平;;严复翻译策略的目的论观[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邬玲琳;张维维;;功能翻译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映射[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8 孟献策;;目的论指导下的影视对白翻译[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李洁;;论翻译目的论的阶段性发展[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4期

10 沙庆;顾飞荣;;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的统一[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吉灵娟;;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胡敏文;;归化、异化策略的多元互补阐释[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何秋睿;;从目的论视角谈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文化障碍的处理[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付东;;试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对背景新闻翻译的启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宋秀芝;;文化差异及商业广告的翻译策略[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王茜;;以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为指导探讨不同文体的翻译技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郑燕平;论全球背景下语篇翻译的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高黎平;传教士翻译与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高少萍;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委婉语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圣白;口译研究的生态学途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菊环;目的论视角下化妆品品牌的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章峗;从目的论看傅东华《飘》译本的合理性[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田伟丽;从目的论角度对《天演论》的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咏梅;从目的论视角谈时政新词的翻译[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董安妮;目的论关照下戏剧翻译的表演性原则[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王晓路;从功能理论的角度谈隐喻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7 杨艳;从目的论角度看广告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重庆大学;2008年

8 袁青;[D];浙江大学;2004年

9 高晗;从德国功能主义观论电影字幕翻译[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盛美金;从文化视角看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实践[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50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50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e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