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大学语文教育思考
本文关键词: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大学语文教育思考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已提倡很多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未收到预期效果,原因在于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以至于人文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化。如何实现真正的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就要从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入手。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
【关键词】: 人文素质培养 大学语文 文学
【分类号】:H193
【正文快照】: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界一直提倡、讨论并实践着人文素质教育。迄今为止,有关这个问题,学界已然达成共识: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意志、价值取向等多种要素综合而成的个体的内在品质,其核心内容是对个体和人类的尊严、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楚廷;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十年断想[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2 杨叔子;;人文教育 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鹤霖;;浅论白体诗和昆体诗的同质异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王易华;;论《随园诗话》与清代主潮诗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3 郑承志;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杨欣,王炜;整合课程体系 打造名牌专业——对我院会计专业改革的几点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李娟;;禅与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6 史哲文;;论“吴中四士”与江南地域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7 刘蕊杏;;《世说新语》中的文学观念及文学活动[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张晖;;清初唐宋诗之争与“性情”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师雅惠;;钱谦益的诗体“正变”观[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10 苏状;;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视阈内的“闲”范畴[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谭帆;;诗话与评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两种主体形式[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谭银元;;《工程制图》课程中的人文教育[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吕宏波;;梁启超的“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4 邓程;;新诗与传统和语言的复杂关系——兼对郑敏先生的回应[A];郑敏诗歌研究论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3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白静;焦z阉枷胙芯縖D];北京大学;2011年
5 毛德胜;苏洵古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郝建杰;《诗经·国风》地域性考论[D];上海大学;2011年
7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张晓红;宋代帖子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玉媛;清代格调派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艳芳;杜甫两湖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丹;《沧浪诗话》的语言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胜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敏;钟嵘“自然英旨说”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志;吴淇《六朝选诗定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荣梅;禅宗“自然观”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鹏;齐梁诗风嬗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亚芳;严羽诗体论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新;;《新编大学语文》教材分析及改编设想[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4年04期
2 林岩;;经典与非经典——兼论两种类型大学语文教材[J];九江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任华东;;浅谈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年09期
4 廖健春;;大学语文教育的创新理念研究[J];文学教育(上);2009年12期
5 陈惠玲;;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06期
6 陈治平;大学语文面对面[J];青海师专学报;2005年S2期
7 彭再新;彭富洪;;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8 赵树勤;龙其林;;体系建构的新颖 知识结构的优化——评《新编大学语文教程》[J];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03期
9 刘勇;;谈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6期
10 陈平;;透视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J];才智;2009年1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徐岳;在中国“重英语轻汉语”,是种尴尬的现象[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松竹;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的困境与发展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2 李航宇;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97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97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