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太平经》因果类复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14:09

  本文关键词:《太平经》因果类复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太平经 因果类复句 关联词语 历时比较


【摘要】:中古汉语复句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仅有少数论文有所涉及,而且鲜有比较系统的理论和专著。《太平经》作为我国中古早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书中包含了许多具有东汉时期特征的口语,能够较好地反映东汉时期语言的发展和使用情况,是研究中古早期语言的一部重要典籍和珍贵语料。本文以邢福义先生提出的复句三分系统为理论依据和指导,对《太平经》中的因果类复句进行穷尽统计、分类和描述,并将其与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进行历时比较,较为全面地总结出《太平经》中因果类复句的特点,以期为中古复句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太平经》及其相关的研究情况,并对邢福义先生的复句理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及相关语料、体例等作简单介绍;第二部分则是对《太平经》因果类复句的详细描写,具体分为五个章节,分别对《太平经》中的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目的复句、推断复句进行详尽地分类描写;第三部分主要从因果、假设、条件、目的四个方面对《太平经》中的紧缩句进行描写;第四部分则主要从关联词语使用的角度将《太平经》与今文《尚书》、《颜氏家训》、《红楼梦》等进行纵向的历时比较,发现《太平经》中因果类复句类型基本完备,分句句式多样;关联词语数量众多、表达形式丰富,且双音节关联词语和词组大量出现,但又有明显的过渡性和不稳定性。这种特点的形成与《太平经》的作者、其所产生的时代、著作目的以及汉语的复音化均有一定的关系;第五部分为结论,总结《太平经》因果类复句的特点和论文撰写中的不足及一些后续研究设想。
【关键词】:太平经 因果类复句 关联词语 历时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10
  • 1 绪论10-16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0-11
  • 1.2《太平经》及其语言研究概况11-12
  • 1.2.1 关于《太平经》11
  • 1.2.2《太平经》的语言研究11-12
  • 1.3 关于复句12-13
  • 1.3.1 复句的定义、划分原则及其分类12-13
  • 1.3.2 古代汉语复句的研究概况13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13-14
  • 1.5 本文所选用的版本、材料的选取及相关的体例14-16
  • 1.5.1 选用版本14
  • 1.5.2 相关体例说明14-16
  • 2《太平经》因果类复句16-51
  • 2.1《太平经》表因果关系的复句16-27
  • 2.1.1 单重因果复句16-23
  • 2.1.2 多重因果复句23-26
  • 2.1.3 句内小层次因果复句26
  • 2.1.4 因果复句的特点26-27
  • 2.2《太平经》表假设关系的复句27-37
  • 2.2.1 单重假设复句27-32
  • 2.2.2 多重假设复句32-33
  • 2.2.3 句内小层次假设复句33-34
  • 2.2.4 假设复句的特点34-37
  • 2.3《太平经》表条件关系的复句37-42
  • 2.3.1 单重条件复句37-40
  • 2.3.2 多重条件复句40
  • 2.3.3 句内小层次条件复句40-41
  • 2.3.4 条件复句的语义特点41-42
  • 2.4《太平经》表目的的复句42-46
  • 2.4.1 单重目的复句43-45
  • 2.4.2 多重目的复句45
  • 2.4.3 句内小层次目的复句45-46
  • 2.5《太平经》表推断的复句46-51
  • 2.5.1 单纯推断复句47-49
  • 2.5.2 多重推断复句49-50
  • 2.5.3 句内小层次推断句50-51
  • 3《太平经》因果类紧缩句51-57
  • 3.1 因果紧缩句51-52
  • 3.1.1 无标因果紧缩句51
  • 3.1.2 有标因果紧缩句51-52
  • 3.2 假设紧缩句52-54
  • 3.2.1 无标假设紧缩句52-53
  • 3.2.2 有标假设紧缩句53-54
  • 3.3 条件紧缩句54-55
  • 3.3.1 无标条件紧缩句54
  • 3.3.2 有标条件紧缩句54-55
  • 3.4 目的紧缩句55-57
  • 3.4.1 无标目的紧缩句55
  • 3.4.2 有标目的紧缩句55-57
  • 4《太平经》因果类复句及其关联词语的历时比较57-69
  • 4.1 因果类复句的比较57-58
  • 4.2 因果类复句关联词语的比较58-69
  • 4.2.1 关联词语词性角度的比较58-60
  • 4.2.2 关联词语音节角度的比较60-63
  • 4.2.3 关联词语搭配角度的比较63-65
  • 4.2.4 关联词语功能角度的比较65-69
  • 5 结论69-71
  • 参考文献71-74
  • 附录A 《太平经》因果类复句类型统计表74-75
  • 附录B 部分汉语论著中复句归类情况对比表75-78
  • 附录C 《太平经》部分句子标点商榷78-82
  • 附录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2-83
  • 致谢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阚洁;;《三遂平妖传》因果复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葛佳才;;《太平经》副词拾诂[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3 刘祖国;;《太平经》中的双音虚词[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高明;简论《太平经》在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中的价值[J];古汉语研究;2000年01期

5 王敏红;;《太平经》疑问句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7年03期

6 王柯;;《太平经合校》标点拾误(三)[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04期

7 胡萍;;《太平经》中的“被”字被动式[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朱力;;《太平经》与东汉佛经中的无判断词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9 董志翘,王东;中古汉语语法研究概述[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李凤启;耿言海;阚洁;;《玉娇梨》因果复句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文正;《太平经》动词及相关基本句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黎氏秋Y,

本文编号:707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07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6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