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语体俗、正、典三分的历史见证:风、雅、颂

发布时间:2017-08-26 19:46

  本文关键词:语体俗、正、典三分的历史见证:风、雅、颂


  更多相关文章: 语体 俗、正、典 《诗经》 风、雅、颂


【摘要】:在近年的语体研究中,通俗、正式、庄典三个范畴被看做是用语言来确定和调节人类直接交际关系的最基本的手段。文章认为,当把这种语体理论用于历史语言的研究时,可以发现先秦《诗经》中的风、雅、颂,恰好可以作为共时语体俗、正、典三分体系的历史见证。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研究中心;
【关键词】语体 俗、正、典 《诗经》 风、雅、颂
【基金】:香港中文大学CCK Foundation之Focus Area Project:Language and Society(项目编号:7103655)的资助
【分类号】:H152
【正文快照】: 1当代语言中二元对立的语体机制?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语体指的是语言在直接交际中的两组二元对立的交际功能:正式与非正式、庄典与通俗。前者如接见外宾与跟同学聊天的不同,后者如祭神祀祖与跟邻居闲谈的不同。正式与非正式的功能和区别早已为人所熟知,然而庄典(=庄重典雅≠正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2 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3 郭绍虞;;再论文言白话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4 薛凤生;试论汉语句式特色与语法分析[J];古汉语研究;1998年04期

5 任学良;先秦言文并不一致论——古书中口语和文言同时并存[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6 胡明扬;语体和语法[J];汉语学习;1993年02期

7 李绍林;论书面语和口语[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8 冯胜利;;论汉语书面正式语体的特征与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4期

9 王永娜;;书面语体“和”字动词性并列结构的构成机制[J];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02期

10 徐时仪;;略论文言与白话的特色[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镇清;从语言的当代性看翻译的文体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徐望驾;;《说文解字》注释语言常用词的语料价值[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王涛;;《王茂荫集·王侍郎遗稿》校读、注疏[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4 李先华;;唐诗词语隐含义个案考察及相关问题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陈全静;;数词的紧邻连用与“一再”、“再三”的副词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费晓丹;;“绝”的语义发展和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7 周挺启;;“还来就菊花”之“菊花”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8 魏艳伶;;“头”缀的产生时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9 王大丽;;《敦煌变文集》中的处所介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10 王秀芬;;小说对话部分的汉英语体翻译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贾媛;;普通话同音异构两音组重音类型辨析[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贾媛;;普通话同音异构两音组重音类型辨析[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3 赵金铭;;“十五”期间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泉;;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朱丽红;;PSC中“说话”项的题型分析和改进建议[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吴万和;;从中古汉语词汇语法现象看《列子》是托古伪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洪君;;试论汉语的节奏类型——松紧型[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8 王洪君;;普通话节律与句法语用关联之再探[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陶建华;董宏辉;;韵律短语的语法约束研究[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芳;汉语核心词“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学莲;对中学语文“淡化语法教学”理念的批判与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显丽;《清平山堂话本》连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艳;汉语“A+过+O”结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春屹;中学语文教师角色现代转型思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赖冰咏;高中语文语体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莉萍;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陆燕;“前理解”指导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匡瑞孝;中等师范学校学生英语语感能力培养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佳;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德熙;现代书面汉语里的虚化动词和名动词 为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而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2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3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4 端木三;汉语的节奏[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5 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6 井茁;陶红印;;《戏剧化的言谈:论汉语把字句》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8年03期

7 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J];方言;1983年01期

8 郭锡良;先秦语气词新探(一)[J];古汉语研究;1988年01期

9 祖生利;;近代汉语“们”缀研究综述[J];古汉语研究;2005年04期

10 任学良;先秦言文并不一致论——古书中口语和文言同时并存[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丽娟;从名词、动词看现代汉语普通话双音节的形态功能[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黄梅;现代汉语嵌偶单音词的句法分析及其理论意义[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42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42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c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