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流行语流行的模因论解读

发布时间:2017-08-26 21:39

  本文关键词:流行语流行的模因论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模因论 语言模因 模因触发机制 流行语 主体性


【摘要】:流行语作为语言信息,在人们之间不断被复制成各种信息表征,在社会中被广泛接受,成为流行语模因。我们过去对流行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的方式做过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为什么最常见的模因是流行语?语言模因具有什么样的触发机制?要选择什么样的语言信息来复制、传播,使之成为语言模因?本文着重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力图从模因论的角度对流行语为何会是语言模因提出新的解释,并讨论流行语模因的触发机制以及流行语在社会人群和媒体中间能被广泛接受的各种因素;本文也讨论模因宿主主体性在流行语模因复制、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模因论 语言模因 模因触发机制 流行语 主体性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0引言学界对什么是流行语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按一般的释义,流行语指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在社会上或某一特定群体中广泛流行的语言形式。它具有时效性强、使用频率高的特点。流行语的表现形式包括词、短语、句子、话语等。任何历史时期都会出现流行语。不同历史时期的流行语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蓬克;;当代汉语流行语概念的再界定[J];当代修辞学;2012年02期

2 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年02期

3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宇波;孙云;;模因论对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启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张文凤;;语言模因在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中彰显特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周瑞英;;语言模因特点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朱成棋;苏建荣;;隐喻传播机制的模因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张耘;;语言模因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谭晓春;;大学英语模仿与创新写作教学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李慧;谢道兵;;“×哥”传播的模因论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许敏;;浅析广告语中的强势模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9 裘莹莹;;从模因论视角看背诵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10 王琼;;模因论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翠玲;安静;郭晓暹;李佳美;杨雯;;运用“模因论”培养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的尝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陈洁;;广告归化翻译策略的模因论角度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曹进;;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楚群;;三音节新词语构造理据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牛一之;;浅析语言模因、先例现象、仿拟之异同[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6 王立松;;模因翻译论视阈下的天津滨海新区公示语翻译[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苑青松;唤醒与契合:言语生命的赋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铁锤;网络热词传播现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杨云萍;审美与审丑[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云健;传播与传承视角下基于模因理论的元音系统演化计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冯波;从自然选择到文化选择[D];吉林大学;2010年

7 姜怡;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康军帅;当代汉语新词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刘咏波;中国主流媒体中的外来词译借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王守宏;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婷;模因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蓓华;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新闻标题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李朝军;模因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陈剑威;从模因论视角解读网络语言[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玲;模因论视角下的“背诵—仿写”英语写作教学模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琴;从模因论的角度看广告口号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项靓;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语言模因现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静;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影响的实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晶晶;模因视角下网络语言的造词机制和进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王小丹;广告中仿拟修辞的模因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浩一;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J];当代语言学;2002年01期

2 韩李;;当代汉语流行语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刘大为;组合流行语考察[J];汉语学习;1995年02期

4 曾常红;试论现代流行语流行的基本条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刘念;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经济学原则[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丁加勇;论流行语语义的不确定性及其发展前景[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海中;网络语言知多少[J];w挛胖芸,

本文编号:743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43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9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