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国语》与《战国策》造词法和构词法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1 15:32

  本文关键词:《国语》与《战国策》造词法和构词法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语》 《战国策》 造词法 构词法


【摘要】:《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著作,主要反映的是春秋到战国前期的历史,很大篇幅是当时人物的对话,直接记录了当时的汉语口语。而《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外交辞令和言论的汇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语言生动接近口语。这两部著作都是先秦时期的重要专著,同时也是研究战国时期汉语造词法和构词法的重要文献。本文在《国语》和《战国策》语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描写和解释、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造词法和构词法进行细化和区别描写,,探讨上古时期汉语造词法和构词法的规律特点,以及发展变化。 全文正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绪论。首先简单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构词法和造词法是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国语》与《战国策》的造词法和构词法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战国时期造词法和构词法发展变化的具体脉络。从而推动上古汉语造词法和构词法的研究。然后探讨了上古汉语造词法和构词法的研究情况以及《国语》与《战国策》比较研究的对象、语料、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最后对造词法和构词法进行了判定与区分。 由于是造词法和构词法的比较,所以我们分成两章来进行比较。其中,第二章主要介绍的是《国语》与《战国策》的造词法的比较。汉语词汇系统有单音词和复音词两部分,所以我们分为两节,单独进行比较。第一节主要研究单音词中造词法的状况,总结出单音词造词法的发展特点。第二节主要研究复音词中造词法的状况,首先简单的对复音词进行了判定,以便更好的分析复音词中的造词法,其次对几种造词方法进行比较归纳。 第三章主要介绍的是《国语》与《战国策》的构词法的比较。由于汉语词汇单音词复音化趋势的发展,复音词的数量增加,我们对构词法的比较主要针对的是复音词,并将复音词分成三部分进行比较。第一节主要研究单纯词中构词法的情况,将单纯词分为叠音词和联绵词两种进行比较。第二节主要研究合成词中构词法的情况,将合成词分为词根复合法和附加式两种,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第三节分析了单音词与它构成的复音词共存的现象。 第四章是通过《国语》与《战国策》的比较来看战国时期造词法和构词法的共时特点和发展变化。在前面两章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战国时期汉语造词法和构词法的共时特点,又从历时的角度分析造词法和构词法的发展变化。以推动上古汉语的研究。 造词法和构词法的研究对于汉语词汇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对《国语》与《战国策》中的造词法和构词法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和对比,更详尽深入的分析,留在以后的论述中。
【关键词】:《国语》 《战国策》 造词法 构词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一、 选题缘由10
  • 二、 上古汉语造词法和构词法研究现状概述10-11
  • 三、 本文研究对象和语料性质11-12
  • 四、 本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12-13
  • 五、 造词法和构词法的判定与区别13-16
  • (一) 造词法和构词法的判定13-14
  • (二) 造词法和构词法的区别14-16
  • 第二章 《国语》与《战国策》造词法的比较16-43
  • 第一节 《国语》与《战国策》单音词造词法的比较16-26
  • 一、 音义任意结合法16
  • 二、 摹声法16-17
  • 三、 音变法和引申法的判定及分析17-26
  • 四、 《国语》与《战国策》单音词造词法的共性和差异26
  • 第二节 《国语》与《战国策》复音词造词法的比较26-43
  • 一、 《国语》与《战国策》复音词的判定26-29
  • 二、 《国语》与《战国策》复音词造词法29-40
  • 三、 《国语》与《战国策》复音词造词法的共性和差异40-43
  • 第三章 《国语》与《战国策》构词法的比较43-82
  • 第一节 《国语》与《战国策》双音节单纯词构词法的比较43-48
  • 一、 《国语》双音节单纯词构词法43-45
  • 二、 《战国策》双音节单纯词构词法45-47
  • 三、 《国语》与《战国策》双音节单纯词构词法的共性和差异47-48
  • 第二节 《国语》与《战国策》合成词构词法的比较48-75
  • 一、 联合式48-54
  • 二、 偏正式54-63
  • 三、 动宾式63-66
  • 四、 动补式66-67
  • 五、 主谓式67-69
  • 六、 重叠式69-71
  • 七、 附加式71-75
  • 八、 《国语》与《战国策》合成词构词法的小结75
  • 第三节 《国语》与《战国策》中单音词与复音词共存现象75-82
  • 一、 《国语》单音词与复音词共存现象75-78
  • 二、 《战国策》单音词与复音词共存现象78-81
  • 三、 《国语》与《战国策》单音词与复音词共存现象的共性和差异81-82
  • 结语:从《国语》与《战国策》看战国时期造词法和构词法的共时特点和发展变化82-85
  • 附录85-125
  • 参考文献125-129
  • 致谢129-130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2 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简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5期

3 赵振兴;《周易》的复音词考察[J];古汉语研究;2001年04期

4 钱光;《墨子》复音词初探[J];甘肃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5 廖集玲;论《韩非子》复音词[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6 罗琦;《诗经》中的“木”字和“琼”字——兼说上古汉语中的大名冠小名语序[J];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02期

7 黄绮;关于古代汉语复音词问题的探讨(上)[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8 黄绮;关于古代汉语复音词问题的探讨(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9 刘诚;;《韩非子》构词法初探——兼论“单音词在上古汉语里占优势”的问题[J];湖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10 杨世铁;汉语新词造词法研究[J];集宁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朝晖;《国语解》词汇语法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郭晓红;《战国策》形容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54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54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1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