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聚居区的文化特征及其对汉语方言变体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回族聚居区的文化特征及其对汉语方言变体的影响
【摘要】:回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回族聚居区在地域观念、文化认同、民族意识、宗教影响等方面体现出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以回族文化为内核,特殊的语音变体、宗教色彩深厚的借词、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专有词等汉语方言变体类型逐渐形成。
【作者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北方语言研究院;
【关键词】: 回族 汉语方言 语言变体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宁夏生态移民方言变化跟踪调查及语料库建设”(14BYY049) 宁夏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回族聚居区、回汉杂居区汉语方言变体类型研究”(14NXBYY01)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汉语是方言众多且分歧较大的语言。促使汉语方言发生变化的因素是多元的,有历史文化因素,有方言地理因素,也有社会环境因素。这些因素既有产生于语言自身的,也有来源于语言外部的。内在因素体现了语言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外在因素则比较复杂,是语言、历史、社会、文化、心理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艳;;婚姻冲突中的回族性别建构研究——基于甘肃临夏八坊回族聚居区的调查[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 杨志文;;西北回族聚居区清真寺社会功能研究——以宁夏吴忠市为例[J];中国穆斯林;2013年06期
3 周建忠;;“回乡”吴忠[J];共产党人;2008年Z1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尚意;王雯菲;;城市扩展过程中回族聚居区功能的转变——以北京牛街、马甸回族聚居区为例[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李晓燕;银川市政协委员为回族聚居区教育工作建言献策[N];华兴时报;2010年
2 记者 李瑞娟;新建26所标准化回民学校[N];银川晚报;2010年
3 曹健 邹欣媛;宁夏:开斋节、古尔邦节放假各增为两天[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丁超;品茗说茶盅[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2年
5 本报特约评论员 钟之重;特色就是优势[N];中国民族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嘉颖;西安鼓楼回族聚居区结构形态变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楠;回族聚居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D];西北大学;2014年
2 杨贺;Jamaat:都市中的亚社会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86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8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