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固始方言中的“两倌”
本文关键词:河南固始方言中的“两倌”
更多相关文章: 固始方言 三身代词 刘丹青 中原官话 指人名词 数量短语 词汇手段 江淮官话 表达系统 十二个
【摘要】:正刘丹青(2009)曾指出,"至少在北京口语、尤其是东北口语中,我们可以确认双数的意义已靠了‘俩'的用法在代词上存在。"与"俩"类似,中原官话河南固始县方言中的"两倌[liαη35kuan213]"也应该视为三身代词的双数标记。其"两倌"是个粘附成分,不能单说单用,只能用在三身代词后构成"俺/你/他+两倌",指称包括"我/你/他"在内的两个人,在句中做主语、宾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
【关键词】: 固始方言;三身代词;刘丹青;中原官话;指人名词;数量短语;词汇手段;江淮官话;表达系统;十二个;
【分类号】:H172.1
【正文快照】: 刘丹青(2009)曾指出,“至少在北京口语、尤其是东北口语中,我们可以确认双数的意义巳靠了‘俩’的用法在代词上存在。”与“俩”类似,中原官话河南固始县方言中的“两倌[liag35kuan213]”也应该视为三身代词的双数标记。其“两倌”是个粘附成分,不能单说单用,只能用在三身代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丹青;;语法化理论与汉语方言语法研究[J];方言;2009年02期
2 汪化云;;省略构成的人称代词复数标记[J];方言;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文;;“动词+结果补语”和“动词重叠式”的非时态性质[J];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2 刘丹青;;原生重叠和次生重叠:重叠式历时来源的多样性[J];方言;2012年01期
3 何亮;;汉语副词研究的又一力作——《〈三言〉副词研究》读后[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王芳;;安阳方言的“儿化”和“儿尾”[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5 崔山佳;;《〈醒世姻缘传〉中的两种山东方言结构》商榷三题[J];蒲松龄研究;2013年02期
6 赵艳娜;;平凉方言“V开(NP)了”结构歧义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5年01期
7 王丽华;;龙海方言中“互伊”的特殊用法[J];闽台文化交流;2009年03期
8 艾红娟;;汉语方言的语法化音变存在屈折词缀阶段[J];齐鲁学刊;2012年06期
9 董秀芳;;从现代汉语个体量词的名性特征看其内部差异[J];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01期
10 卢笑予;;浙江临海方言的人称代词[J];台州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知恩;量词的跨语言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2 王姝;紧缩及其句法语义后果[D];吉林大学;2012年
3 周四贵;元明汉语介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郑慧仁;东北亚语言比较标记的类型学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5 郭建华;山西方言“子”缀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6 张薇;海盐话的指示代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邓慧爱;明清白话小说范围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芙;汉语方言否定范畴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侯超;皖北中原官话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花;泸州方言三音节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蔡丹;诸暨话持续体标记兼远近标记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小彦;浙江兰溪方言助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子伟;黎城方言代词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佳怡;莱州方言语法专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喜凤;对句式“一边A一边B”中B的限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实;上海话类复数标记“拉”及吴方言类复数标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钟武媚;粤语玉林话语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9 刘悦;临沂方言“着”字用法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谭璐;“与”的语法化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毓美;湘潭方言的代词[J];方言;1998年01期
2 卢烈红;湖北黄梅话的人称代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游汝杰;;论台语量词在汉语南方方言中的底层遗存[J];民族语文;1982年02期
4 孙宏开;;论藏缅语语法结构类型的历史演变[J];民族语文;1992年05期
5 孙宏开;;论藏缅语语法结构类型的历史演变(续)[J];民族语文;1992年06期
6 刘丹青;苏州方言定中关系的表示方式[J];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7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8 项梦冰;《客家话人称代词单数“领格”的语源》读后[J];语文研究;2002年01期
9 严修鸿;客家话人称代词单数“领格”的语源[J];语文研究;1998年01期
10 江蓝生;;处所词的领格用法与结构助词“底”的由来[J];中国语文;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固始方言的特色[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2 张金成;傅慧平;;固始方言词汇的重叠构形初探[J];学术探索;2012年09期
3 张金成;;河南固始方言中“叫”字句[J];青年文学家;2009年20期
4 张金成;;河南固始方言中的“待”[J];魅力中国;2009年28期
5 霍小立;;固始方言中的“的”字词缀[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08期
6 巩映梅;;河南固始方言中的两种特殊语法现象[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12期
7 苏磊;;固始方言语气词的研究[J];文教资料;2009年02期
8 赵远远;;浅议河南固始方言中的“俏巴”一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9期
9 叶祖贵;;河南固始方言表处置义的“V头”及“头”的合音来源[J];中国语文;2009年05期
10 张金成;傅慧平;;固始方言合音构词法初探[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台湾民间方言之源流[N];海峡时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孝娴;固始方言问句系统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倩;河南固始方言代词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86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86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