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曼语和斯拉夫语看“给”的句法功能
发布时间:2017-10-27 00:07
本文关键词:从罗曼语和斯拉夫语看“给”的句法功能
【摘要】:罗曼语族和斯拉夫语族的SE一词是一个功能兼容附缀,可以标记多种句式,如逆动句、反致使句、非人称句以及中动句,这些句式的直接宾语都以非宾格形式出现。在此视角下,本文认为现代汉语动词前的"给"类似于SE,是一个典范附缀,可以标记逆动、被动和两种中动句式,还可以出现在"被、把"共现句、动词拷贝句、焦点句以及"V得"句。这八类句式都涉及动词直接(底层)宾语的离位和前置,"给"因此可以统一为谓语动词所带的宾语离位前置标记,离位类似于失去宾格宾语,但前置是汉语的独特之处。文章还认为,宾语前置只是允准"给"出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动词语义也会影响"给"的出现与否。
【作者单位】: 宁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关键词】: 附缀 直接宾语离位 逆动 被动
【基金】:香港政府UGC资助的GRF项目(CU11601315,CU11407214)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1.引言我们以罗曼语族和斯拉夫语族的语言(简称为罗斯语)为比较对象,分析现代汉语动词前“给”的句法功能,如(1)所示,认为“给”类似于罗斯语中的SE,是一个功能兼容的附缀(syncretic clitic),可以标记多种句法变化,如逆动化(1a)、被动化(1b)、两种中动化(1c-d)(1),还可以出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宝成;“顺逆动词”探析[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2 晓钢;何韵兰;;女人的衫(彩墨画)[J];诗刊;1989年09期
3 刘晓纯;;自自然然——谈有政的画[J];国画家;1997年05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奔胜 吕雪莉 周立民 王勉;叩问区域协调发展“逆动现象”[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郭奔胜 吕雪莉 周立民 王勉;项目“嫌贫爱富” 人才“滚滚东流” 污染“东出西进”叩问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逆动现象”[N];陕西科技报;2006年
,本文编号:1101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01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