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里的纵向时间表达
本文关键词:古汉语里的纵向时间表达
【摘要】:语言里表达空间意义的词常演变为表时间意义的词,汉语也不例外。汉语有横向(水平)的时间表达(如前后),也有纵向(垂直)的时间表达(如上下)。文章试图证明,这种纵向表达法最初启蒙于先秦的个别词汇如"上世"、"上古"、"上旬"等。"上午/下午"这种表达方式由表达地支的"午"开始,并从"中午"开始扩散,在唐末宋初开始形成。纵向表达时间的方式很早就已存在,但形成系统比较晚。明清以后,汉语里纵向表达法才真正成熟了。有些纵向时间表达在清代文献里还见得到,但在现代汉语里被抛弃了。现代汉语不少方言里保留着两套(横向和纵向)时间表达方式。
【作者单位】: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关键词】: 上/下 历时 出土文献 纵向时间
【基金】:法兰西大学研究院研究经费的支持
【分类号】:H131
【正文快照】: *本文写作过程中曾得到法兰西大学研究院研究经费的支持。朱庆之在佛经日期辨别的问题上指教过笔者,沈培和孟蓬生在甲骨文方面为笔者提供过帮助,胡泊、幺若愚、刘可有几位博士生曾帮助找过例句,《语言科学》编辑部及匿名审稿人也对本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一并表示感谢。〔1〕He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华平;出土文献二题[J];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03期
2 林润霞;;简论出土文献折射的中古情感世界[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罗家湘;;出土文献的文体学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郝春文;;《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读后[J];敦煌研究;2009年01期
5 邵磊;蒋晓春;;浅谈出土文献对《汉书·艺文志》的补证[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陈良武;;“第二届全国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学术研讨会”综述[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赵红;;细节的力量——《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读后[J];西域研究;2010年01期
8 蔡德贵;;出土文献的贡献和学术史改写的困难[J];中州学刊;2010年01期
9 李冬鸽;;从出土文献看“智”与“知”[J];文献;2010年03期
10 廖群;;出土文献与《两汉全书》之“全”[J];东岳论丛;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许学仁;;出土文献中先秦儒家德目考辨二则[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2 尚珩;;吐鲁番出土文献所见唐代“雇人上烽”研究[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9年第3期[C];2009年
3 杝}\;;利用出土文献校读典籍二则[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十一辑)[C];2013年
4 ,
本文编号:1101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01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