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兴”之本义及“兴”向“诗之艺”演进路径考略

发布时间:2017-10-30 09:15

  本文关键词:“兴”之本义及“兴”向“诗之艺”演进路径考略


  更多相关文章: 本义 宗教仪式 礼仪 仪之兴 诗之兴


【摘要】:综合字形考释,绾合"兴"之演进的礼乐文化土壤,"兴"之本义为原始宗教当中的一个特定仪式表演活动,进而演进为一种仪式动作类名而运用于礼仪场合。周代礼乐文明是"兴"之实践的演绎、呈现场所。孔子将"兴"与"诗"联系起来加以阐发的理论采获背景是"仪之兴"。孔子的"兴"诗理论以礼为旨归,是对"礼仪之兴"的继承。同时,孔子的"兴"义论述拓展了"兴"的艺术思维深度,为"兴"向诗学领域移易准备好了理论基础。就文学活动中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这四个批评视域的移易来看,先唐的"兴"义嬗变走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本义 宗教仪式 礼仪 仪之兴 诗之兴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艺术特质视域下的两汉诗学接受研究”(201588)
【分类号】:H121
【正文快照】: 迄今为止,对于“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尽管意见还有分歧,但有一点学者们还是趋同的,即“兴”是一个具有多重意涵的范畴,它需历史地理解,因变地诠释。基于此,本文不揣鄙陋,拟在传世文献基础上,绾合出土文物,利用文字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进一步探究“兴”的本义及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占奎;;读金随札——内史亳同[J];考古与文物;2010年02期

2 王秀臣;;“礼仪”与“兴象”——兼论“比”“兴”差异[J];文学评论;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林;;《广雅疏证》中的同义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陆晓华;论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训诂方法及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孟淑媛;;孔子“天命观”的现代阐释[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戴月舟;;干将莫邪剑器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5 曹佳丽;;浅探“君子”与“真人”的人格境界——从孔子、庄子的理想人格看儒道两家的人生哲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蒲锐志;;吴淑《事类赋》体例简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7 伍三土;;何人可相从——从《论语》看孔子的孤独命运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8 于薇;肖融;;释“造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9 蔡瑞雪;;论孔子的天命鬼神观[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李明;孔子素质教育思想新解[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启敏;;明清之际实学的课程知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范泊静;;训诂在词典释义中的应用[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姚小鸥;王克家;;《论语·宪问》篇“骈邑三百”解[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4 龚书铎;;清代理学的几个问题[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5 王佩琼;;中国古代军事工程观及其实践[A];第四届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6 朱俊艺;;“敬鬼神而远之”本义[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7 高罕钰;;《广雅疏证·卷一·上》对《广雅·卷一·上》勘误浅析[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8 孙尊章;徐凌;;“不以其道得之”再探[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博;;唐宋射礼的性质及其变迁——以唐宋射礼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九辑)[C];2014年

10 范登脉;;《脉经校注》校补五则[A];第二十三次全国医古文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存明;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华;《洪范》与先秦思想[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邹明军;《文献通考·经籍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贾海建;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张小苹;荀子传经考[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徐曼曼;何休《春秋公羊傅解诂》词_Y训诂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彩云;从“崇礼”到“诡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芳;论《红楼梦》中的三个女儿世界[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志平;重塑“师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X;南宋“中兴四大家”词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滕琳;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中心的转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孔令敬;周弼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元敏;从互文性角度看两《论语》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岩;汉画“孔子见老子”的资源和制作[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杨倩男;儒家礼仪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10 魏园园;《左传》中楚国令尹形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卢盛江;;皎然《诗议》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傅道彬;;“诗可以兴”:由艺术兴起的思想延伸路线[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周勋初;;“兴、观、群、怨”古解[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邓国光;;唐代诗论抉原:孔颖达诗学[J];唐代文学研究;1998年00期

5 邓程;对兴的误解与遗忘:汉儒的诗学理论与汉诗[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葛晓音;“毛公独标兴体”析论[J];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常婧;;复杂性视野中的社会政治文化系统转型[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2 张友谊;;从“人的两次提升”看人类文明的演进路径[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智光;杨加猛;;林业产业链的系统结构与演进路径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超 余Z腪,

本文编号:1117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17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0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