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CSL学习者同素同义单双音名词混淆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发布时间:2017-11-04 18:30

  本文关键词:CSL学习者同素同义单双音名词混淆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更多相关文章: 词汇偏误 词汇教学 易混淆词 同素同义 单双音节


【摘要】:同素同义单双音名词的混淆广泛分布于不同母语背景CSL学习者的语料中,其混淆具有显著的共通性。其中单音名词最常在"X+的+N单"结构中发生误用,而双音名词则最常在"NP+N双"结构中发生误用。词语混淆的原因是:CSL学习者受到同素同义的干扰,且不清楚单双音名词语义的不对等、语体色彩的差异、韵律制约规则的差异以及因语言经济原则作用而形成的固化表达。教师应根据词语混淆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2009JJD740005)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14YCX158)的支持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我们发现了以下词语误用情况:(1)我的城市是新西兰最大的【市】,人口800,000左右。(英语者)(2)后来和父母来到印尼的万隆【城市】,在此我度过了我的大半生。(印尼语者)(3)父母和子女之间有对话的【家】一定没有代沟问题。(日语者)(4)我想我【家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2 张博;;针对性:易混淆词辨析词典的研编要则[J];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02期

3 王洪君;;汉语的韵律词与韵律短语[J];中国语文;2000年06期

4 季瑾;HSK甲级单双音同义动词部分不可替换的类型探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

5 冯胜利;论汉语的“韵律词”[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洁;;合肥话派生式“子”缀词初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王卫兵;;中文分词连写可行性考察[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秦华镇;“X化”结构构成限制及条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李倩;;“没A没B”构式的认知语用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张雅珊;;浅谈“X门”结构及修辞动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8期

6 江鹰;刘楚群;;“V起”与“V起来”辨微[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杨慧;;现代汉语Vs较Vd多现于主宾位置的韵律成因[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周琳娜;;制约现代汉语“被”字句状语位置的因素初探[J];大家;2011年22期

9 端木三;汉语的节奏[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10 冯胜利;论汉语“词”的多维性[J];当代语言学;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贾媛;;普通话同音异构两音组重音类型辨析[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贾媛;;普通话同音异构两音组重音类型辨析[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3 梁洁;杨新璐;;维吾尔语韵律层级边界感知及其声学特征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王洪君;;试论汉语的节奏类型——松紧型[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5 王洪君;;普通话节律与句法语用关联之再探[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蔡莲红;王永鑫;杨鸿武;;韵律与语法、语义的协同处理[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陶建华;董宏辉;;韵律短语的语法约束研究[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李杰;;易混淆副词“也”和“都”辨析[A];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中[C];2015年

9 张妍;;针对日语背景学习者特异性易混淆词的词汇教学——以母语词义误推类为例[A];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中[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2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晓慧;动词后“上”与“下”、“来”与“去”的语义演变及其不对称性[D];浙江大学;2010年

5 刘冬青;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6 张烨;支谶译经“构词法”及“造词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刘云;汉语篇名的篇章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姜美玉;汉语口误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王冬梅;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云付静;同义副词A式与AA式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陆晓燕;修辞学视阈下英汉声韵和押韵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梅那;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张海霞;“继而”的词汇化[D];河南大学;2011年

6 欧亚丽;系统功能音系学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7 韩钰;中高级水平留学生汉语作文中的韵律偏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璐;北京话双音节词重音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9 李芬;双音结构“X以”的词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理楠楠;对外汉语易混淆词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端木三;汉语的节奏[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2 陆丙甫;;汉、英主要“事件名词”语义特征[J];当代语言学;2012年01期

3 林茂灿 ,颜景助 ,孙国华;北京话两字组正常重音的初步实验[J];方言;1984年01期

4 颜景助;林茂灿;;北京话三字组重音的声学表现[J];方言;1988年03期

5 张博;;外向型易混淆词辨析词典的编纂原则与体例设想[J];汉语学习;2008年01期

6 苏英霞;;汉语学习者易混淆虚词的辨析视角[J];汉语学习;2010年02期

7 付娜;申e,

本文编号:11406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406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0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