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香港粤语人群的普通话声调语调偏误特征

发布时间:2017-11-06 04:05

  本文关键词:香港粤语人群的普通话声调语调偏误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普通话 香港粤语 声调 语调 陈述 疑问 二语偏误


【摘要】:语音的自然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调语调等韵律特征,而这些韵律特征的语言差异是导致二语韵律偏误的重要原因。本文比较了普通话母语人群和香港粤语人群产出的普通话声调语调特征。首先从声学上分析了句中双字调组的基频模式,发现粤语人群的主要偏误是调域偏窄,尤其体现在阳平调。然后,通过听辨实验和声学分析,系统考察了不同句长及不同尾字调的陈述句、语调疑问句、带"吗"疑问句的语调。听辨实验表明,粤语组陈述句的辨识率高于母语组,而疑问句的辨识率低于母语组(尤其是阳平或去声结尾时)。声学分析发现,粤语组陈述句的基频下倾比母语组更明显,而疑问句相对于陈述句的整体基频提升则弱于母语组(尤其句子较长时),只是句尾基频提升依然明显。听辨实验与声学分析的结果一致,粤语人群的普通话语调偏误可归因于语言能力受限及语言负迁移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粤语人群的普通话语音训练。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普通话与粤语的韵律比较及二语习得韵律偏误分析研究”(10CYY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情感的语音生成与认知的跨语言跨文化研究”(13&ZD18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方言自然口语有声基础语料库建设”(12&ZD17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跨语言的韵律研究及外语口音探析”(13BYY009)
【分类号】:H102
【正文快照】: 一、引言语音的自然度在很大程度上与声调和语调等韵律特征有关。然而,不同语言(含方言)中声调和语调的声学实现方式并不相同,这些差异很可能造成二语习得过程中韵律迁移并导致偏误。作为汉语共同语的普通话,和香港特区具有官方地位的粤语,都是汉语言的成员。由于普通话在香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茂灿;;疑问和陈述语气与边界调[J];中国语文;2006年04期

2 贺阳 ,劲松;北京话语调的实验探索[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02期

3 沈晓楠;;关于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03期

4 石佩雯;四种句子的语调变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露;粤方言背景学习者普通话声调习得的实验研究及教学对策[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阳;刘芳;;北京话甚低语调及其功能——兼论语气词“啊”“吧”的性质[J];语文研究;2016年03期

2 郭佳佳;;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年07期

3 顾文涛;;香港粤语人群的普通话声调语调偏误特征[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4 王彦蕊;;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J];亚太教育;2016年18期

5 朱雯静;魏岩军;吴柳;王建勤;;调域时长对二语学习者汉语声调感知的影响[J];汉语学习;2016年02期

6 胡伟杰;王建勤;;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声调习得的语言类型效应[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7 韩亚娟;谢郴伟;蔡晓露;张子媛;;日本学生汉语语调习得的实验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12期

8 卢振杰;劲松;;全上在播音语体中实现条件的实验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9 杨金玲;;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声调习得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年08期

10 胡佳敏;张曼曼;杨俊;何自胜;;以第一语言为英语的成年人汉语声调调查——以上海市为例[J];科技视界;2015年2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慧;粤语人群普通话态度语音的韵律特征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丁艾;基于粤语入文现象对粤方言区对外汉语教学的探讨[D];暨南大学;2012年

3 柳俊琳;母语为粤语的普通话学习者学习偏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丹青;;句类及疑问句和祈使句:《语法调查研究手册》节选[J];语言科学;2005年05期

2 林茂灿;普通话语句的韵律结构和基频(F_0)高低线构建[J];当代语言学;2002年04期

3 沈炯;;汉语语调模型刍议[J];语文研究;1992年04期

4 林茂灿,颜景助;普通话四音节词和短语中声调协同发音模式[J];声学学报;1992年06期

5 贺阳 ,劲松;北京话语调的实验探索[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02期

6 林茂灿 ,颜景助;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J];方言;1980年03期

7 石佩雯;四种句子的语调变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2期

8 林茂璨;音高显示器与普通话声调音高特性[J];声学学报;196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波;浅谈普通话的归音[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寇英勤,崔利平;试论影响普通话普及的因素[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3 李瑞华;谈谈如何说好普通话[J];河南林业;2003年04期

4 方红珊;香港普通话教材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何国祥;;言文分家——普通话在香港的学科专业地位[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6 孔瑛;;普通话学习中的上声变调问题[J];文学教育(下);2008年12期

7 邓梅;;普通话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几个细节[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9期

8 侯黛玉;;高职院校普通话口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才智;2012年12期

9 封丽华;;高校普通话课程教学的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10 熊湘华;;空间视野下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学习困境原因探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励妍;;从普通话诊断服务看粤方言区人的语音难点[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白丽霞;;谈谈方言对学习普通话的影响[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3 韩玉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香港人普通话中的词汇偏误问题[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何彦杰;;方言区(武安)人员普通话学习过程中语音进阶研究[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德萍;;关于莆仙人“地方普通话”中的语音错误和对策的探讨[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蔡新中;;“两可”的轻声词语研究[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谢雪梅;;香港小学中文教科书的「普通话元素」分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鲤宁;;浅析贵州少数民族青少年汉语言社会化问题——对侗族的个案分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黄政 实习生 李雨思;10年努力,桂林人说普通话成了习惯[N];桂林日报;2007年

2 潘国霖;普通话跨上时代列车[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记者 陈敏;宁波人学普通话的劲头挺高[N];宁波日报;2005年

4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一中 邹翠香;农村中小学要推动普通话进程[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吴起县幼儿园 马亚丽;学说普通话要从幼儿抓起[N];延安日报;2011年

6 高振忠;普通话学习中的 高原期成因及对策[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磊;粤语人群的普通话语调特征及偏误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郑世杰;基于语音自动评测的普通话学习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3 柳俊琳;母语为粤语的普通话学习者学习偏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彦杰;武安人普通话学习过程中语音进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林凤玉;普通话方音消解与方言语音变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琳琳;第二语言输入对闽南—普通话早期双语者方音消解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晟熏;韩国普通话学习者阳平和上声习得的语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曹玉梅;朔州市中学生对普通话及朔县方言的态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47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47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3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