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东乡族的书面语言——“小经”文字

发布时间:2017-11-07 03:27

  本文关键词:东乡族的书面语言——“小经”文字


  更多相关文章: 东乡族 文字 “小经”文


【摘要】:一般公认,东乡族没有文字。本文认为,东乡族有本民族文字,这就是用阿拉伯字母拼写东乡语的一种拼音文字——东乡族"小经"文字。它产生于17世纪之前,主要用于记录民间文学、作札记、通信等,是一种社会应用的文字,现今仍在流传,至少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东乡族的"小经"文字共有35个字母、9个附加符号和3个标点符号。它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正字法不健全,表现在:有一字母多音值和一音值多字母现象;字母偏多;没有字母表;附加符号多,标点符号少;基本上以音节为单位连写。
【作者单位】: 甘肃省委统战部;甘肃社会主义学院;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
【分类号】:H233
【正文快照】: 阿·伊布拉黑麦·陈元龙(一)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对东乡族组织进行的社会历史调查和语言调查开始,对东乡族历史、文化、民俗、语言等各个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一直以来在东乡族有无本民族文字的问题上,几乎所有介绍东乡族的文章和有关东乡族的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哈正利;马超;;论回族“小经”文字及其保护措施[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2 刘迎胜;回族与其他一些西北穆斯林民族文字形成史初探——从回回字到“小经”文字[J];回族研究;2002年01期

3 韩中义;小经拼写体系及其流派初探[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刘迎胜;“小经”文字产生的背景——关于“回族汉语”[J];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5 韩中义;;文明的本土化及其传承载体——中国阿拉伯字母体系汉语拼音“小经”文字历史演变考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姜帆 郭奔胜;回族“小经”文字仍在使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2 马效军;“小经”文字揭开神秘面纱[N];甘肃日报;2003年

3 记者 宋常青;“小经”文字 是最早的汉语拼音化尝试[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宋莹 舒健;我国最早的拼音文字现身南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宋莹 舒健;我国最早的拼音文字现身南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6 记者 姜帆、郭奔胜;最早的汉语拼音现身南京大学[N];光明日报;2003年



本文编号:1150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50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5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