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名物化动词的论元结构
本文关键词:汉语名物化动词的论元结构
【摘要】:本文旨在对汉语名物化动词结构进行经验性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规律性的特点,并以此尝试性提出一个研究思路,解释在语段理论的理论精神下汉语名物化结构是如何生成的。名物化现象存在于所有人类语言中。名物化结构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同一种语言内,不同语言之间,都能找到形式、意义多样化的名物化动词结构。汉语在这方面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名物化结构几乎千篇一律地呈现为:“Agent(External Argument)+dui+Patient/Goal(Internal Argument)+de+Head Noun.”即,两个论元和其他的名词性成分,诸如指示语,数词,分类语,量化词,修饰语等,均无一例外地置于中心语之前。且中心语与原动词无形态变化之差。名物化使得相矛盾的名词性特征和动词性特征能统一到同一结构中,这对普遍语法的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根据,并改进自Lin(2004)的事件结构理论,我对汉语动词进行分类考察,发现只有单音节心理动词,双音节简单活动动词,以及双音节双活动复合动词才能被名物化。接着,在Koptjevskaja-Tamm(1993)和Grimshaw(1990)的句法和语义理论指引下,我按照汉语名物化结构论元数量和其他成分种类的不同,分别考察了汉语名物化结构,并发现这些结构总体上蕴含更多名词性成分。但同时,又保留了完整的事件结构和论元结构,使得他们呈现出一定动词性特点。最后,我提出并简单论证了名物化过程应统一用句法生成的视角去描述,即名物化这一构词过程是与句子生成一样在句法(narrow syntax)里进行的,而非在心理词库(lexicon)里进行。此外,赋予结构名词性特征的是名物化语n?,其示例是“的”。“的”不仅对内含的动词投射和事件结构进行名物化,更引入了更外层的名词性功能投射。正是这些我认为是语段的功能性语类含有不可解释性的topic/focus特征,吸引了在内层事件结构里的论元进行移位,跨过中心语和“的”,并最终完成整个名物化结构的生成过程。本文受跨语言语料不足及理论深度所限,并未深入分析、描述名物化结构的句法生成过程,仅提供了大方向的思路。然而,本文的创建性在于首次系统地用句法、语义理论指导并分析了汉语名物化现象,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了基础。本文所述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能够涉及或解决,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东辉;;俄语中的名物化现象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13年02期
2 陆烁;潘海华;;从英汉比较看汉语的名物化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05期
3 肖建安,王志军;名物化结构的功能及变体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6期
4 俞志强,South Coblin;古汉语教学中名物化的英译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05期
5 邱志芳,林晓萍;名物化的语义特征和语篇功能[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6 丛迎旭;名物化英汉对比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姚明发,程绍武;英语名物化的功能与认知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岳好平,张玉上,廖雁春;论英语名物化隐喻的语篇功能[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周颖;;从名物化的功能特征看《纽约时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高志怀;石云霞;;英语名物化的功能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丛迎旭;;动词名物化的有界性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宝琳;谈动词名物化在新闻中的运用[N];中华新闻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迎旭;名物化及其英汉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钟能纵;汉语名物化动词的论元结构[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周福伟;英语专业本科生议论文体中名物化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4 陈曦;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中名物化使用的母语迁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5 方瑞霞;英语有标记名物化词语的语义突显与翻译心理机制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6 司珍珍;期刊论文信息性英文摘要中的名物化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仇伟;从功能语法角度看英语中的名物化现象[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8 付强;名物化结构及其在英汉翻译中的处理[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春燕;中国学生对英语名物化的习得[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郭义;英汉语动词名物化的比较及其对翻译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53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53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