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情感隐喻的心理层面与文明触发

发布时间:2017-12-10 23:25

  本文关键词:情感隐喻的心理层面与文明触发


  更多相关文章: 情感隐喻 心理层面 精神文明


【摘要】:具身性模拟是情感隐喻理解的助推器。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认知心理学对模拟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出发点,从身体和想象维度讨论情感隐喻理解过程中的具身性模拟机制。在源域和语境的提示下,具身性模拟局部激发与情感相关的神经元"模拟器",在神经元层面、感知层面和想象层面部分重现大脑和身体表征感知、行为和内省的具体情感状态,从而激活知觉、感知和行为的相关心智经验,加速和加深个体对情感隐喻的理解。具身性模拟虽不具备对情感画面的整体性描述,也没有通达意识层面,但它表征了情感刺激的初始阶段状态,蕴涵了情感知识的基本内容。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百喻经》寓言故事的隐喻特异性与寓言式隐喻的解读模型”(批准号:13YJA740038)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Shi Yong Liu Yuhong*该标题为《重庆社会科学》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情感隐喻理解与具概念隐喻理论关于隐喻理解的描述大多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展开。Kovecses[1]划分了最基本的源域和目标域,其中情感被列为最普遍的目标域。情感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主观性经验,形象模

【共引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梦云;;“幸福”的认知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俏;英汉“恐惧”隐喻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伟伟;认知视角下《论语》的概念隐喻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3 赵欣;普希金抒情诗中的爱情概念隐喻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董明媛;英汉天气习语隐喻的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莎;身体复合词的语义分析[D];北京大学;2011年

6 张璐;汉语“喜悦”成语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盈转;隐喻理解与翻译的认知视角[D];中南大学;2010年

8 邵青;中韩“愤怒”情感表达惯用语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静;英汉语“恐惧”情感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薛敬敬;现代汉语感官动词的隐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76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76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e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