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基于社会符号学与文化资本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17-12-16 01:33

  本文关键词: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基于社会符号学与文化资本理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旅游村寨 语言景观 社会符号 文化资本


【摘要】:语言景观作为以书面语言形式呈现在公共空间的社会符号,是多语社会语言关系和权势地位研究的突破口。本文以贵州典型民族旅游村寨——西江千户苗寨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语言景观的语言特征及各语言群体对语言景观态度的调查,从社会符号学视角剖析西江多语社会结构中各语言之间的关系及社会地位;进而基于文化资本理论,探析民族文化符号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路径,旨在提高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弘扬民族语言和文化。研究表明:文化资本与社会关系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决定着语言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民族文化符号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实现是提升民族语言文化社会地位,进而发展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贵州凯里学院;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专项课题“文化资本理论视角下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研究”(XTYB1642)
【分类号】:H0-05
【正文快照】: 语言景观通常指出现在公共空间的书面语言。语言景观研究主要关注公共标牌上的语言使用特征,旨在揭示语言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权势关系、身份地位、语言政策取向乃至民族认同、民族语言复兴等社会问题。在多语社区,语言景观被视为研究多语现象的新路径。[1]旅游使民族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晓源,曹荣湘;文化资本、文化产品与文化制度——布迪厄之后的文化资本理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1期

2 戴维·思罗斯比,潘飞;什么是文化资本?[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1期

3 马漓,

本文编号:1294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94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2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