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征赋值看吴语内部语言距离与互通度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2-16 03:28
本文关键词:从特征赋值看吴语内部语言距离与互通度的关系
【摘要】:国内外对方言间互通度与语言距离研究的传统方法都是以音段为基本单位分析计算语言距离。本文以音系特征为基本单位,通过分析同源词音段特征赋值的异同来计算语言距离,揭示了吴语内部互通度低与声母韵母的历时和共时音变结果的关系。研究发现,吴语内部的历时音变主要发生在韵母,因此,影响其互通度主要是韵母的语言距离;其语言距离由音段的音系特征决定,主要特征赋值差异感知明显,对互通度的影响大于次要特征;以音系特征为基本单位测出的语言距离与互通度有高度相关性,距离越大,互通度越小,反之亦然。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吴方言内部互通性音系学研究》(项目编号:11ZS47)成果之一
【分类号】:H173
【正文快照】: 1.引言吴方言是内部互通度较低的汉语方言之一。普遍认为:南北吴语差别很大,南部吴语相互间的互通性也很低。张吉生等(2014)对吴语区五个代表性方言点(吴江,黄岩,永康,衢州,温州)的互通度进行了测量①,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其相对的互通度均值排序如下②:表1互通度均值排序方言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吉生;;从吴方言看声母-声调的相互关系[J];当代语言学;2006年02期
2 王璐;张吉生;;吴语互通度与编辑距离之间的关系[J];语言研究;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吉生;;绍兴方言连读变调的底层声调特征[J];当代语言学;2009年04期
2 王璐;张吉生;;吴语互通度与编辑距离之间的关系[J];语言研究;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音尔;南北吴语互通性不对称现象的音系学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璐;语言距离与吴语互通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施俊;义乌方言声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许佳良子;“80后”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社会语言学调查[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许兆本;崇明方言三字组连续变调近期变化的测试和优选论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郑亦男;吴语响音的鼻化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晨骢;温州话阴阳对立的声学和感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94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94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