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中文流行歌曲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4 20:18

  本文关键词:中文流行歌曲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研究 出处:《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流行歌曲 语码转换 结构特征 语用功能


【摘要】:语码转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指的是一个人在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两种或多种方言之间、一种语言里的不同风格之间、语言和方言之间等做频繁的转换的言语行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30年间,语码转换开始向系统、纵深发展,在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句法学、心理语言学、会话分析等层面都取得了大量成果。国内对语码转换的研究起步较晚,一般以介绍国外研究理论为主。近年来,也有一些针对新闻报道、校园生活、综艺节目及文学作品等语篇中发生的汉英语码转换进行分析,但相对于国外的研究,国内基于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实证研究仍十分匮乏。本文选取大陆流行歌曲中出现的汉英语码转换为研究对象,利用Myers-Scotton提出的主体语框架模式和唯索尔伦的顺应理论,分析汉英语码转换的语言结构特征及语用功能,并且分析在不同时期语码转换出现的频率、历时性特征以及哪些因素引起了转换特征的变化。通过分析1991年至2015年共计585首含有汉英语码转换的中文流行歌曲,研究发现:在中文流行歌曲的歌词结构中,1)汉语是主体语,英语为嵌入语,共发生1324次汉英语码转换。2)在主体语+嵌入语类型中,英语语码主要表现为字母、字母组合和词汇形式,其中词汇占据的比例最大(32.02%);在词汇层面,名词的语码转换频率最高(64.39%)。3)嵌入语语言类型还包括短语、句子和段落形式。其中句子出现的频率最高(31.80%),短语次之(23.72%),段落最低(9.06%);在词组层面上,动词词组和名词词组的语码转换频率最高,分别为19.18%和15.20%;在句法结构方面,嵌入语英语语码受到汉语主体语的句法结构限制,当嵌入主体语汉语之后,英语词组将失去屈折变化,且遵循汉语的句法结构和句序。中文流行歌曲中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有三类:1)在顺应语言现实的情况下,具有弥补词汇空缺、遵循语言简洁、构建韵律三种语用功能;2)在顺应社会规约的情况下,具有避免禁忌和委婉表达两种语用功能;3)在顺应心理动机的情况下,具有追求时尚、创造幽默和强调情感等三种语用功能。本研究还对不同历史时期语码转换出现的频率、语言的结构变化及哪些原因引起了转换特征的变化进行归纳和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H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1年01期

2 张允;以天津话为例从语码转换现象看社会对语言的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3 刘绍忠,段林远;从校园交际看“语码转换”的原因[J];柳州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4 蒋金运;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甄丽红;心理需要与语码转换现象[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许江明;语码转换研究综述[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张丽;语码转换综述[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8 关淑云,迟振峰;语码的码值与语码转换[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9 杨涛;陈旭;;广告语码转换的元功能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唐万珊;校园交际中的"语码转换"现象[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黄东花;;语码转换与外语教学刍议[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章恬;;试论当前中文会话中的语码转换与换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3 谢书书;张积家;程利国;;闽南语和普通话语码转换的情境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谢书书;张积家;程利国;;闽南语和普通话语码转换的动机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晓辉;王晓东;;汉英谐音语码转换现象探析——以2009年新年祝福语“Happy牛year!”为例[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谢书书;程利国;张积家;;语言态度对闽南语和普通话的语码转换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晓辉;王晓东;;汉英谐音语码转换现象探析——以2009年新年祝福语“Happy 牛 year!”为例[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毛力群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经营户语码转换调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李海 陈立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西语码转换产生Spanglish[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谢小芳;“三尺讲台”写春秋[N];大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璐;中文小说和散文中/英语码转换的前景化特征[D];山东大学;2009年

2 夏雪融;汉—英双语儿童语码转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乌云塔娜;蒙汉语码转换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4 王慧莉;中英双语者语码转换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琳;汉英语码转换的句法变异及认知加工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刘全国;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召妍;对外汉语课堂教师互动调整有效性研究:语码转换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琳珊;中文报刊广告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镁棋;澳门中文报章的中英语码转换适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卢珊;汉语商务语篇中英汉语码转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Maryia Yahorava;社会表征型语码转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钟峻;多维分析当代社会中的语码转换及其可持续发展性[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姜芳芳;中英语码转换及其功能分析[D];广西大学;2005年

7 程环;论社会变量对语码转换使用的影响[D];安徽大学;2007年

8 付慧;《非常难女》语码转换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9 顾奎;大学生语码转换心理动机分析[D];安徽大学;2007年

10 李静;台湾电视节目“康熙来了”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探析[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29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329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b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