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系学系统工程》评介
本文关键词:《音系学系统工程》评介 出处:《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音系学 牛津大学出版社 格鲁吉亚语 普遍语法 语言能力 母语习得 经验范围 语言事实 标记性 Style
【摘要】:正Mark HaleCharles Reiss.2008.The Phonological Enterpris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xii+292pp.《音系学系统工程》(The Phonological Enterprise)由Mark Hale及其同事Charles Reiss1所著,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本书基于生物语言观(Chomsky 2005:1-22)、遵循"伽利略风格"(Galilean Style)2的研究方法探讨音系学理论,主要阐述音系理论要解释什么、音系学的经验范围(empirical scope)有哪些、如何评判音系学理论的解释力等问题,旨在探索构建合乎逻辑的科学理论,是当前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1-5
【正文快照】: Mark HaleCharles Reiss.2008.The PhonologicalEnterpris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xii+292pp.《音系学系统工程》(The Phonological Enterprise)由Mark Hale及其同事Charles Reiss1所著,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本书基于生物语言观(Chomsky 2005:1-22)、遵循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秋武;;音系学综观:历史与现状[J];中国外语;2006年02期
2 李兵;;《演化音系学——语音模式的产生》介评[J];现代外语;2007年03期
3 颜宁;;语音学和音系学:学术领域及发展前景[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王红梅;;生成音系学在中国20年来的发展历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王红梅;;《基于语音的音系学》评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当代语音学与音系学高级研修班[J];外国语言文学;2009年01期
7 ;当代语音学与音系学高级研修班将在上海举办[J];语言科学;2009年02期
8 夏志华;郭中子;欧琛;;“当代语音学与音系学高级研修班”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J];外国语言文学;2009年03期
9 左苏;;音系学分析中音系表达的基本单位[J];沧桑;2010年02期
10 张静;;结构音系学与生成音系学之比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忠德;;音系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贺俊杰;;基于音系理论的变调自动处理模型[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嘉龄;;轻声与时长[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4 贺俊杰;;跨方言声调生成及变调处理[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5 贺俊杰;;跨方言声调生成系统及变调处理系统的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6 高北刚;;从生成音系学角度谈普通话声母的教学[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前言[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8 许俊;;英语清浊音习得的OT分析(6.音系学)[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9 王洪君;;试论汉语的节奏类型——松紧型[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10 曹剑芬;;关于“声学不变性”的若干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马秋武;我的音系学研究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鲜明;综观西方音系学流派[N];光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史宝辉;汉语普通话词重音的音系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2 马照谦;汉语方言儿化韵的发音音系学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国凤;管辖音系学:来自吴语和粤语的证据[D];湖南大学;2007年
2 吴娟;银川方言声调连续变调的音系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立娟;益阳方言轻声的语音学与音系学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4 马晓莉;汉语中的轻声:轻声的音系学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继媛;重申管辖音系学音段理论及其与声调理论的兼容性[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欧亚丽;系统功能音系学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7 朱维蔚;青岛方言声调连续变调的音系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伯杨;静海方言声调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伟;宜城方言变调和轻声的语音描写及非线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吕东莲;怀来方言的声调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33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333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