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活世界本体性的语境观
本文关键词:论生活世界本体性的语境观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分析和梳理国外语用学中的一些语境问题研究成果,我们注意到生活世界背景知识的预先被给予性、非主题性和奠基性等特征昭示着语境这一概念正向生活世界本体性提升。将这种上行的趋势呈示出来,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阐明作为本体性语境的生活世界在语言意义理解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文章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对生活世界做语境本体性提升的理论意义。
[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and sorting out some research results of some contextual problems in foreign pragmatics, we have noticed that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life world has been giv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x, non subject and foundation. It shows that the concept of context is improving the ontology of life world. Showing this upward trend is helpful for us to better clarify the basic role of the life world as an ontological contex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meaning.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article will further demonstrate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ontological improvement of the living world.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YY008)
【分类号】:H0-05
【正文快照】: 在语言哲学研究领域或曰哲学研究领域中,语境概念越发凸显出本体性的特征。从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到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等概念的探析中,我们不难看出:语境概念大有被具有非主题性的生活世界概念所取代的趋向。本文首先简要评述了语用学和语言哲学等领域中的语境研究状况,并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晓升;;“公共领域”概念辨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郝玉明;;休闲: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的伦理思考[J];理论月刊;2015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宫伟;网络时代公共领域功能转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2 李干;第三法域的正名与反思[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3 莫燕;社会转型期媒体公共领域的建构[D];广州大学;2013年
4 徐新龙;公开权的类型化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炫;艺术性:对现实本体性否定的程度[J];文艺研究;2000年06期
2 文娟;;吴炫教授的“本体性否定”理论研究述评[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陈剑晖;散文的文化本体性与审美性[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孙旭辉;;普世情怀与文学本体性——文学“人民性”小议[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张晓雯;;符号的力量与困境——中国当代艺术本体性的缺失与精神重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廖明君,吴炫;“本体性否定”与艺术批评——吴炫访谈录[J];民族艺术;1999年02期
7 刘淮南;民族化问题与“本体性否定”[J];文艺评论;2000年06期
8 吴炫;论对传统义利观的本体性否定[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03期
9 吴炫;文明的转变与否定观念的转变——关于“本体性否定”的问答[J];南方文坛;1999年02期
10 吴炫;“否定主义”作为过程[J];江海学刊;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1340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340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