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语义学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大召开
本文关键词:第八届全国语义学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大召开 出处:《当代语言学》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语义学理论 俄罗斯语言 科技研究所 人文社会科学 南京师大 文化研究中心 句法语义 文献资料 学史 李葆嘉
【摘要】:正2015年11月6日-9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与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全国语义学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主题高度聚焦。澳大利亚语义学派、莫斯科语义学派与中国语义学派齐聚一堂,紧紧围绕"词汇、句法、篇章语义的形式化研究"、"基于一手文献资料的语义学史研
[Abstract]:Is November 6, 2015 -9, held by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base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Russian language and culture research center and the Institute of langu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jointly organized the Eighth National Symposium on semantics i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The theme of this conference is highly focused. The Australian semantic school, the Moscow Semantic School and the Chinese Semantic School gather together, focusing on the research of lexicology, syntax, discourse semantics, and semantic history based on first-hand literature.
【分类号】:+
【正文快照】: 2015年11月6日-9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与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全国语义学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 本次会议主题高度聚焦。澳大利亚语义学派、莫斯科语义学派与中国语义学派齐聚一堂,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建设;语义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郭贵春;当代语义学的走向及其本质特征[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06期
3 申光;情景语义学概述[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4 封文和;马冲霞;;英语研究生语义学课程教学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陈雨;;论产品语义学与产品符号学之间的差别[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蒉益民;;二维语义学及其认知内涵概念[J];哲学动态;2007年03期
7 冯学芳;;语义学中的语言信息观[J];外语教育;2007年00期
8 娄永强;蒋春丽;;情景语义学对条件句的语义刻画[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李锦;;语义学之刺及其解决方案[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10 郭贵春;刘伟伟;;德国语义学发展的历史趋势及其内在特征——逻辑实证主义之前语义学的诞生与兴起[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讲师 赵晓聃;意义与规范性 当代语义学的重要论题[N];山西日报;2013年
2 贾洪伟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时期中国语义学:视阈拓宽 任务艰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刘伟伟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科学语义学的发展方向是语境论语义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师;指称、事件与映射:试论一门基于指称的语义理论以及在其基础上的事件形而上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航赞;迈克尔·达米特的语义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菲菲;目的论语义学与循环问题[D];山东大学;2015年
2 吴燕燕;语义学视角下《红楼梦》中建筑名称英译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郭文蓉;普特南语义学理论的演变特征及其意义[D];山西大学;2014年
4 张立刚;卢曼社会语义学体系下的新闻语义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熊小玲;基于产品语义学的竹编产品设计实践与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
6 肖陆锦;从语义学视角看大学英语共外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孔晓璇;基于语义学的产品识别系统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杨帅;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语“悲剧”一词演变情况的语义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耀庭;缺省语义学模式下的话语交际意义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3年
10 陈思聪;产品语义学在扇产品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41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34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