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云南汉语方言源于明代土著民族汉语
本文关键词:论云南汉语方言源于明代土著民族汉语 出处:《学术探索》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土著民族汉语是云南当地土著民族为与汉族移民进行有效交际而出现的带有本民族语言特征的汉语。云南汉语方言是明代中期在通用官话的基础上受土著民族汉语的影响而形成的又一汉语方言。在汉族移民人口数量还不是较多的情况下,土著民族汉语以其简略易通的特征成为不同方言区的汉族移民之间、汉族移民与土著民族之间进行有效交际的工具。本悟成书于1586年的《韵略易通》是明代汉族移民云南汉语方言形成的标志。书中因"韵略"而出现的大量的"重韵"不是当时任何汉语方言的特征而是云南土著民族汉语的典型特征。明前期汉族移民为了交际的"易通",他们使用的汉语未能向当时的通用官话靠拢,而是向土著民族汉语靠拢,最终形成云南汉语方言。明代土著民族汉语是云南汉语方言的直接源头。
[Abstract]:Native Chinese is the local tribes in Yunnan and Han Chinese immigrants and the emergence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anguage. Yunnan dialect is in the middle of Ming Dynasty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affected indigenous Chinese in general on a Mandarin Chinese dialect. In the number of Han Chinese immigrants is not the case of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indigenous simple ETS Han immigrants become different dialect area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tool between Han migrants and indigenous peoples. This understanding into a book on 1586 < > Introduction to phonology is a sign of Han immigrants in the Ming Dynasty Yunnan dialect formation. The book for "little rhyme" and a large number of "chongyun" was not any Chinese dialect features but the indigenous peoples of Yunnan.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Chinese Han immigrants in early Ming Dynasty in order to communication "easy", they use Chinese language not It can move closer to the general official language at that time, but close to the Chinese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and finally form the Chinese dialect of Yunnan. The aboriginal Chinese in Ming Dynasty is the direct source of Yunnan dialect.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XYY009)
【分类号】:H172
【正文快照】: 关于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李兆同先生认为云南方言的形成基础是以南京话为代表的江淮官话,明代进入云南的南北移民和清代进入云南的西南移民二者方言的共同融合、相互影响,产生了云南汉语方言;云南方言语音音位的合并、分化,鼻辅音韵尾m、υ、υγ的合并和相混等系统简化是进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群一;云南汉语方音史稿(二)[J];昆明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2 李兆同;云南方言的形成[J];思想战线;1999年01期
3 群一;罗常培先生遗著《云南之语言》整理翻印前言[J];玉溪师专学报;198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戬;;云南方言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田膂;;《广韵》入声字在云南蒙自方言中读音的演变[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3 曾晓渝;;明代南直隶辖区官话方言考察分析[J];古汉语研究;2013年04期
4 马志远;;云南方言古语词的历史流变[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陈希;;丽江老派汉语方音的历史来源及其演变考释[J];南开语言学刊;2012年02期
6 刘燕;;云南人学习普通话语音的难度等级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彭德惠,何永斌,陈奎彦;攀枝花市城区现代汉语方音研究[J];攀枝花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邹吉辉,彭德惠,何永斌;攀枝花市城区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研究[J];攀枝花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9 邹吉辉,何永斌,彭德惠;攀枝花市农村县区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研究[J];攀枝花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何永斌,彭德惠,邹吉辉;攀枝花市农村县区现代汉语方音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陈希;云南官话音系源流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金发;《马氏等音》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单单;杨慎词曲用韵考[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郭振华;兰茂《韵略易通》与其诗歌用韵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吴建勤;滇东地区的明代汉族移民[D];西南大学;2007年
5 袁方;泰北美斯乐汉语云南方言调查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徐志敏;弥渡县汉语方言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竣;峨山汉语方言实词词法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8 郑萌;《金元戏曲方言考》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9 周晓倩;洱源方言语音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钱睿;《云南农村戏曲集》动态助词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安慧君;;拉丁美洲土著文明及其对人类文明和语言的贡献[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枫华;21世纪:现有语言将消亡一半[J];政工研究动态;2001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覃炜斐;浅谈土著语言及传统知识的现代价值[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78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378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