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信息化的图像隐喻
本文关键词: 汉字信息化 图像隐喻 个体情感 传播 媒体控制 沟通 出处:《装饰》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汉字信息化以来,数码文本在商业力量的驱动下对大众视觉形成全面覆盖,并在认知与思维方式上产生深刻影响。从图像学与视觉文化的研究视域对汉字的信息化图像进行阐释,可见其精英隐喻消解与重建的过程。从权力隐喻的角度看,汉字已不再体现为权力的垂直关系,而促成了焦虑、风险与消极认同的个体情感。汉字工具性与艺术性统一的特征理应成为媒体主动控制的手段,以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微观层面的整合路径,从而应对当前的人文危机与生态危机。
[Abstract]:Since the informatiz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digital text, driven by the commercial power, has completely covered the public vi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phology and visual culture,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process of the resol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elite metaphors of Chinese characters can be se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e science and visual culture,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wer metaphor,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wer metaphor. Chinese characters are no longer reflected in the vertical relationship of power, but have contributed to individual feelings of anxiety, risk and negative identifi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ty of instrumentality and artist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should be the means of active control of media. And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tool rationality and value rationality at micro level, so as to deal with the current humanistic crisis and ecological crisis.
【作者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分类号】:TP391.41;H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岚;;图像的思维解析[J];美苑;2007年06期
2 尹德辉;;跨学科视角下的图像研究[J];美术研究;2011年01期
3 陈琦;;转向还是回归?——图像与人类文明[J];天府新论;2011年04期
4 郑二利;;米歇尔的“图像转向”理论解析[J];文艺研究;2012年01期
5 田丽;;《韩熙载夜宴图》的图像学考证与解析[J];大众文艺;2014年14期
6 广曜;图像的危机及其挑战者——白廷图像学的意义[J];社会科学;2002年09期
7 刘亚璋;理学的兴起与“树”的图像研究[J];美术及设计版;2003年03期
8 张丽娜;音乐图像学的历史价值[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常宁生;艺术史的图像学方法及其运用[J];世界美术;2004年01期
10 曹意强;可见之不可见性——论图像证史的有效性与误区[J];新美术;200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倩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神话图像阐释: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薛倩;图像学为理解当代文化提供新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张弓;形象史学:从图像中发现历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孙江萍;属于这个时代的图像[N];华夏时报;2002年
5 陈汉泽;《图像证史》他人的记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杨小民;韩丛耀和他的《图像》[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杨向荣;文学与图像关系的学理思考[N];文艺报;2010年
8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胡正强;图像视域下的中国近代新闻史长卷[N];北京日报;2012年
9 文韬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与技术学院;图像阐释的符号神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赵宪章 南京大学文学院;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向学理深层挺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付玉竹;新中国宣传画中农民图像的形塑与功用(1949-1976)[D];上海大学;2015年
2 沈克;理性的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段钢;图像,,一种经济哲学分析的向度[D];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
4 汪田明;中国龙的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沈其旺;中国连环画叙事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尹泓;飞天意象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7 罗洁;陶渊明图像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朱天;蒙福之女—从《受胎告知》看圣母绘画形像的演变[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明辉;中原地区汉代建筑图像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刘金萍;北疆天山牧区岩画的图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娜;从眼睛到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万鸣;图像的言语[D];湖北美术学院;2014年
5 苏渝;《读者》封面的图像传播学研究(1981-2013)[D];南京大学;2014年
6 唐云;高校动画创新教育中“图像”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梁汐;《点石斋画报》图像演进与叙事范式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8 马林叶;图像证史[D];重庆大学;2015年
9 刘一霖;向隆昌公寓学习—隆昌公寓自发建造秩序的后现代图像学解读[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10 袁安奇;文字与图像之间的转译[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494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494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