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的语文学阐释
本文关键词: 互文性 境界论 互文特征 意念语篇 历史语篇 出处:《当代修辞学》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互文性"一语产生40多年来,遭遇了多重语义解释,承担着沉重的理论负载,故而使得用该术语者,不得不先声明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我们这里拟变换一个角度,引入王国维的"境界论"以与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进行比较,以示不同视角、不同学科、不同文化对同一语用现象的阐述差异,希冀引起学界对华夏理论积淀的重视,发掘珍藏、光大传统,走与民族语言文化特质相适应的研究道路,为人类文明做出中华学人应有的贡献。
[Abstract]:For more than 40 years, the term "intertextuality" has been subjected to multiple semantic interpretations, carrying a heavy theoretical load, so that those who use the term have to declare the meaning in which the concept is us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Wang Guowei's theory of realm and compares it with Christina's "intertextuality" in order to show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laboration of the same pragmatic phenomeno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disciplines and cultures, in the hope that the academic circles will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Chinese theory. To explore the collection, the great tradition, and follow the research path adap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and culture, to make the Chinese scholars' due contribution to the human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祝克懿;;互文:语篇研究的新论域[J];当代修辞学;2010年05期
2 赖彦;辛斌;;英语新闻语篇互文修辞功能分析——从评价理论的视角[J];当代修辞学;2012年03期
3 朱莉娅·克里斯蒂娃;黄蓓;;互文性理论对结构主义的继承与突破[J];当代修辞学;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祯岑;;新闻语篇与广告语篇互文实现模式的比较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2 唐香南;刘坛孝;;报刊英语新闻语篇的互文性特征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黄小平;;新闻类学术论文正文与参考文献的互文性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黄小平;;中国古典诗歌互文修辞结构研究[J];北方论丛;2014年03期
5 黄小平;;报纸新闻的互文性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6 张燕子;刘剑;;从介入系统看新闻语篇的对话性[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7 张颖;;符号系统的主体与他者:论本维尼斯特对克里斯蒂娃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8 张晓敏;;《国王的演讲》与《窈窕淑女》的互文性解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9 黄小平;;学术论文与参考文献的互文性研究——以新闻类学术论文为例[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陈建军;;符号学背景下“欧化句式”互文性新解[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赖彦;新闻话语对话性的文本分析与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管志斌;语篇互文形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刘斐;中国传统互文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宋姝锦;文本关键词的语篇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5 仇立颖;意向性作用下的语篇组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政;微博语篇的互文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郭恩熙;语篇互文结构中的副文本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张建萍;评价理论态度视角下中国高校网站英文简介的态度意义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4 张雪璐;汉英报纸新闻语篇转述言语对话性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然然;基于评价理论的英汉体育新闻语篇对比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腾腾;中美领导人跨文化语境校园演讲对话收缩资源对比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7 吴艳;论证理论视角下的政治语篇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8 殷祯岑;新官场小说官场话语的解析符号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3年
9 崔萌萌;雷蒙德·卡佛小说集的评价资源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
10 梁诗甜;从评价视角看比尔·布莱森的幽默世界[D];广西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祝克懿;蒋勇;;20世纪社会政治关键词“革命”的互文语义考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辛斌;语篇互文性的语用分析[J];外语研究;2000年03期
3 胡壮麟;语篇分析任重道远[J];外语研究;1998年02期
4 罗婷;论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论[J];国外文学;2001年04期
5 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3期
6 刘大为;意向动词、言说动词与篇章的视域[J];修辞学习;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爱玲;;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J];青年文学家;2011年03期
2 靳梦;唐卫红;;互文性简要概说[J];语文学刊;2012年12期
3 秦文华;在翻译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间——从互文性角度谈翻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赵红辉,肖利民;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的关联[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祝朝伟;互文性与翻译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黄敏;;互文性[J];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06期
7 秦文华;翻译主体定位的互文性诠释——由“话在说我”引发的思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涂艳丽;互文性在解释语篇连贯中的作用——以“Some Day My Prince Will Crawl”为例[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9 苏琪;;从互文性视角看译者的身份[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王昌龙;褚艳;;互文性与翻译[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伍瑜;;“互文性”及相关问题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万丽媛;;从引用看语篇的互文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伟丽;;外显互文性与诗歌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金明;互文性的语篇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曾文雄;翻译的文化参与[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秋利;译者主体的互文性视角[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叶霭云;互文性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3 林景;互文性在奥林匹克语篇翻译中的研究—功能语言学视角[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巧宁;从互文性角度谈异化翻译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高芳;表现与关联:广告文本中的互文性[D];新疆大学;2005年
6 张向芳;互文性与广告翻译[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7 李红绿;互文性与广告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魏梦晓;讨论帖的互文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严斌;从互文性视角看译者角色[D];湘潭大学;2006年
10 孔凡;译学领域中的互文性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41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54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