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北京话儿尾结构历时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9 18:44

  本文选题:北京话儿尾结构 + 历史句法 ; 参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摘要】:北京话儿尾结构使用广泛,意义丰富,极富地方特色。儿缀结构产生于唐代,儿化和谓词性儿尾结构产生于元代,明清两代对其改造融合,最终纳入北京话语言体系。其中,元代、清代是谓词性儿尾结构产生发展的重要阶段。
[Abstract]:Beijing speech tail structure is widely used, rich in meaning, extremely rich in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children's affix structure originated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Erhua and predicate child's tail structure came into being in the Yuan Dynasty.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ransformed and merged it, and finally brought it into the language system of Beijing dialect. Among them, Yuan Dynasty, Qing Dynasty is the important stage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rt of speech.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北京话历时语法研究”(13WYB01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分类号】:H17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广和;;说“俏皮话儿”[J];语文建设;1993年07期

2 华谋;;捎句话儿到北京[J];山花;1961年10期

3 石斯儿 ,黎达;中亚和哈萨克斯坦东干人(回族)“猜话儿”的结构[J];西北民族研究;1992年02期

4 孙焕英;;"京城老话儿"的书面化问题[J];民主;2014年07期

5 王从;说“说话儿”[J];阅读与写作;2005年02期

6 李伟大;;北方话口语中的话语标记“讲话儿”及其来源[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7 李景泉;“是他因,子管交话儿因”解[J];汉字文化;2003年01期

8 田丹;劲松;;比较中探究枣庄话儿词缀的意义和功能[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9 祝肇隆;;老北京话儿[J];北京纪事;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1774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774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7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