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翻译因果关系的心智识解

发布时间:2018-05-10 08:56

  本文选题:心智哲学 + 因果关系 ; 参考:《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年02期


【摘要】:翻译作为语言运用的形式之一,从译者心智活动的产生,到言语表征形式的选择,再到翻译关系的最终结成,翻译过程的各环节均受意向性和语境的影响和制约。本研究基于"因果蕴涵理论",认为原作与译作之间构成"因果可能"关系,并从意向性和语境两个维度出发,构建起"翻译因果关系心智过程模型"。在该模型框架下,结合经典文学作品的不同用例,透析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心智选择和言语表征的主客观缘由,描述、还原翻译因果关系得以结成的具体过程。
[Abstract]:Translation, as one of the forms of language use, is influenced and restricted by intentionality and context, from the emergence of the translator's mental activities, to the choice of the form of speech representation, to the final form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ausality implication, this study hold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the translated works constitutes a "causal possibility", and constructs a "mental process model of causality i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tentionality and context.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is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that influence the translator's mental choice and verb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by combining different use cases of classical literary works, describes and restores the concret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causality in translation.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译者行为的社会学研究”(批准号:16YJC7401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利元;;复译背后的翻译语境时空解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年03期

2 徐盛桓;;镜像神经元与身体-情感转喻解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年01期

3 徐盛桓;;汉语古体诗词英译的意识双重结构[J];外国语文;2015年03期

4 徐盛桓;;因果蕴涵与婉曲话语的生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03期

5 费多益;;他心感知如何可能?[J];哲学研究;2015年01期

6 徐盛桓;;意向性的认识论意义——从语言运用的视角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02期

7 屠国元;李文竞;;论原文和译文的解释关系[J];中国外语;2013年02期

8 唐建军;;从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看译作与原作关系的理性重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朱健平;;“视域融合”对译作与原作关系的动态描述[J];外语教学;2009年02期

10 王寅;;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性的解释力——一项基于古诗《枫桥夜泊》40篇英语译文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官群;;神经语言学研究新趋势:从病理迈向生理——兼论对优化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年02期

2 蔡艳玲;司俊龙;;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心理语言学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3 李卓娣;;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言磨蚀动态过程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4 潘丽娟;;开放性思维下的初中英语教学[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7年01期

5 李世闳;;心理语言学[J];赤子(下旬);2016年12期

6 付红梅;;心理语言学角度中的隐喻分析[J];校园英语;2016年36期

7 柯应根;;基于具身认知视野下的大学英语听力行动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8 刘畅;;提高日语培训课堂教学效果的心理语言学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25期

9 刘丽娜;;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及其民族文化心理透视[J];心理研究;2016年02期

10 官群;薛琳;吕婷婷;;坚毅和刻意训练与中国大学生英语成就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盛桓;;隐喻研究的心物随附性维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2 徐盛桓;;因果蕴涵与婉曲话语的生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03期

3 徐盛桓;;语言运用与意识双重结构[J];外国语文研究;2015年01期

4 费多益;;他心感知如何可能?[J];哲学研究;2015年01期

5 徐盛桓;;隐喻的起因、发生和建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年03期

6 陈晓平;;真之收缩论与真之膨胀论——从塔斯基的“真”理论谈起[J];哲学研究;2013年12期

7 刘邦凡;王磊;;科学、哲学与认知融合视域下的因果陈述逻辑[J];哲学研究;2013年12期

8 徐盛桓;;“主动补旁格范式”为什么可能[J];语言科学;2013年05期

9 徐盛桓;;意向性的认识论意义——从语言运用的视角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02期

10 郦全民;;意向性的计算解释[J];哲学研究;201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冷铁铮;;论日语中表现因果关系的主要形式[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2年05期

2 魏皓奔;再谈犯罪中的因果关系——兼答王策来同志[J];浙江学刊;1984年03期

3 王太西;;略论因果关系在医学上的方法论意义[J];医学与哲学;1986年06期

4 王文盛;浅议英语中隐含的因果关系及其译法[J];教学研究(外语学报);1987年04期

5 言尊;六个月婴儿理解因果关系吗?[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8年02期

6 王文盛;;试析原文中隐含的因果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9年05期

7 郇中建;引起还是产生──论因果关系的本质特征[J];求是学刊;1989年02期

8 张勇谦;非因果关系复句能表达推理吗?[J];渤海学刊;1989年02期

9 陈国鹏,周晓麟;儿童对因果关系词的理解[J];上海教育科研;1989年04期

10 高懿德;论时间在因果关系中的地位[J];齐鲁学刊;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刚;;试论溺爱式家庭与子女心理问题的关系[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简泽;;经济学中的因果关系[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胡月军;;再论假定因果关系的认定[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4 肖祥云;;渎职犯罪因果关系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4辑)[C];2006年

5 刘凤英;;类别因果关系对基于类别的特征推理任务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简泽;;经济学中的因果关系[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7 ;第三十章 货币一产出的因果关系和影响关系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2卷)[C];2001年

8 冷英;莫雷;;隐含因果关系对不同阅读者确定代词意义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李伟;张怀金;;颅脑外伤与精神障碍的因果关系鉴定研究[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五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石峰;李群;朱一凡;王维平;;基于槽约束的行为因果关系追溯方法[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柴秉升;法医学鉴定中伤害赔偿的因果关系判定[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2 韩 疆;民事侵权因果关系判断[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李玉璧 刘 锐;民事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5年

4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朝阳;证券侵权责任因果关系之法理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余红蔓 蒋海英;车辆溜坡后致人死亡 责任依因果关系而定[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周光权;因果关系的判断[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马栩生;因果关系推定研究[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上海海事法院海事庭 汪洋;滞留单证与退税损失之间有无因果关系?[N];国际商报;2007年

9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 郭敬波;“因”与“果”的距离[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杨素娟;“举证责任倒置”与“因果关系推定”[N];中国环境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彬彬;美国侵权法中因果关系不确定的解决进路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王小艳;隐含因果关系中的自我服务偏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陈蔚琦;基于加性噪声模型的因果关系推断理论及其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4 葛洪涛;论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D];山东大学;2008年

5 丁小斌;特征间因果关系在归类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韩强;法律因果关系理论学说史述评[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张雪莹;俄语中的因果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裘江南;汉语文本中突发事件因果关系抽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干红华;基于事件的因果关系可计算化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郭水霞;Granger因果关系的理论及其在系统生物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栾兰;因果关系的逻辑解析及其科学价值[D];燕山大学;2009年

2 袁俊龙;浅论法律因果关系[D];山东大学;2014年

3 李燕;环境侵权责任因果关系推定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张齐家;药品缺陷责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姜伯宁;渎职罪的因果关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6 胡玲玲;侵权法中可预见性规则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7 董鑫园;医疗损害侵权因果关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8 罗洋洋;医疗损害案件中之存活机会丧失[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9 赵欣;论渎职犯罪中因果关系之认定[D];南昌大学;2015年

10 黄礼霖;在我国渎职罪司法实践引入客观归责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68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868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d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