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语新词语研究的梳理与评析——基于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09 20:27
【摘要】:新时期以来我国汉语新词语研究发文量经历了起步、复苏、渐进、井喷四个阶段;研究所涉学科不再单一,语言学领域研究独占鳌头;通过布拉德福定律测定出43种期刊为汉语新词语研究核心阵地;依据普赖斯定律圈定的核心作者成果突出;高等院校和语言研究院所学者是主要研究力量;共词聚类分析呈现出汉语新词语研究9个热点主题。未来汉语新词语研究规模将趋于稳定,研究者知识结构会有所改变。新词语应用方面的实证研究有待加强。
[Abstract]:Since the new era, the amount of Chinese neologisms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starting, reviving, gradual and blowout. According to Bradford's law, 43 journals are the core research position of Chinese neologisms, the core authors according to Price's law are outstanding, and the scholar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language research are the main research forces. Coterm clustering analysis presents nine hot topic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neologisms.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 scale of Chinese neologisms will be stable and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researchers will be changed. The empirical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ologism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AJC740016)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H1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福雄;论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二重性特征及其规范化[J];怀化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周洪波;努力提高汉语新词语研究的水准[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03期

3 赵喜桃;;现代汉语新词语的流行及其原因——兼论新词语“别解”现象[J];唐都学刊;2005年06期

4 王雪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及其来源[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周静;;2006年汉语新词语小议[J];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6 周静;;2007年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2期

7 周静;;汉语新词语产生方式论析——以2007年汉语新词语为例[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周静;;汉语新词语产生的原因分析[J];学理论;2010年23期

9 王帅;李雪松;沈光浩;;基于语言经济原则阐释下的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和传播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韩晓云;;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原因及特点[J];文学教育(下);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根元;;整理汉语新词语的若干思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2 周洪波;;近年来汉语新词语的整理和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3 李灵;;论汉语新词语的英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一玲;;简缩手法和简缩词语[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亢世勇;姜仁涛;姜岚;李艳;;《汉语新词语学习词典》的编纂[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6 原新梅;;字母词语在不同语体中的运用[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郭嘉伟;亢世勇;;新词语研究的现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刘一玲;;简缩语词散论[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9 颜伟;亢世勇;;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新词语动词语法特征的研究[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邹纲;刘洋;刘群;孟遥;于浩;西野文人;亢世勇;;面向Internet的中文新词语检测[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王铁琨;《2006汉语新词语》序(节选)[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2 崔乐(中国传媒大学);“不合时宜”背后的文化守望[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3 南京市文枢中学 杨娅妮;浅谈汉语新词语发布的词汇学意义[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4 沈文;互联网“客”文化深入平民生活[N];中国质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荣实;汉语新词语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杨霞;初期现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俞永植;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1994年-2010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5 祁世明;当代汉语变异的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芙蓉;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文化内涵探究[D];扬州大学;2008年

2 周静;2007年汉语新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陈玉兰;2008年汉语新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杨威;2008年-2012年现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5 王晨琦;文化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新词语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Uuriintsolmon(乌仁朝乐梦);针对蒙古学生的汉语新词语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李明琴;汉语新词语意义的建构与重要关系的压缩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8 李雪锋;早期现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9 龚思;年度汉语新词语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10 赵婧男;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75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175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2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