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先秦文献助词的起源与发展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the unearthed literatu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ear time region and language original appear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diachronic evolution and regional character of Chinese auxiliary words in the pre-Qin period, and reveals the reasons and ru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xiliary words in the pre-Qin period by using the documents unearthed in the pre-Qin perio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nearthed auxiliary words of pre-Qin documents and those of handed-off pre-Qin documents are also compared.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永培;;《说文》与先秦文献词义[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2 李景泉,侯晓菊;《礼记·檀弓》“壹似重有忧者”解——兼说对先秦文献中几个“壹”字的误释[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S1期
3 张淑一;先秦文献所见古姓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02期
4 邱渊;;先秦文献成书时代述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5 孙凤霞;;简析“商人”的产生及其意义在先秦文献中的变迁[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8期
6 张燕;;先秦文献所记医职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李正宣;;从先秦文献所记之“兰”看古兰的植物属性[J];文史杂志;2011年02期
8 黄鸿春;;先秦文献中的“l#”字考[J];史学史研究;2011年04期
9 吴福熙;;先秦文献注释中常被忽略的一个问题——姓和氏[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10 宋廷毅;试论古汉语中“为+名(代)+名”的形式[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詹子庆;;周人自称“有夏”原因探析[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邓国光;;《春秋》与“王道”:先秦学术观念的基本考察[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为“五千年历史看山西”提供理论根据[N];山西日报;2009年
2 彭林;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纲领——《周礼》[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徐静;先秦文献中的“中”[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宗丽丽;试论先秦文献中的动物文化与文化动物[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迪;先秦文献中的“道”[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4 陆从兰;出土先秦文献中的“也”“只”及相关字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李华;先秦诸子生死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海军;古今文献之箕子记载与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29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229614.html